绿地选择题:要利润还是要规模( 二 )

\n \n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 , 2019上半年 , 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81.47 亿元 , 同比去年减少68.94% , 2018年上半年年同期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262 亿元 , 同比增长 119% , 绿地表示 , 减少原因为工程款支付同比增加 。

\n \n

天平的两端

\n \n

事实上 , 绿地追上领跑的几家房企并非没有可能 , 以头部房企碧桂园、恒大、万科为例 , 与去年相比 , 其销售增速普遍呈放慢趋势 , 以半年报数据为例 , 碧桂园2019年上半年实现权益销售金额2819.5亿元 , 同比下降9.28% , 而其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则为同比增长42.8% 。 恒大2019上半年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2818.1亿元 , 同比下降7.4%;而其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则为同比增长24.6% 。 万科2019年上半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340亿元 , 同比增长9.6% , 去年同期数据则为同比增长9.9% 。

\n \n

另一方面 , 与绿地规模相近的融创、保利也呈相同趋势 , 据融创中国半年报显示 , 2019上半年融创实现签约金额2141.6亿元 , 同比增长11.8% 。 而其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则是同比增长76% 。 保利半年报显示 , 2019年上半年实现签约销售金额2526.24亿元同比增长17.33% , 其2018年上半年的数据则为同比增长46.86% 。

\n \n

\n \n

在当前房企销售额增速下降以及变缓的环境下 , 这让绿地排名上升有了机会 。 但是 , 绿地如今还是将规模放在首要位置吗?利润增长与销售面积增长数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 。 2019上半年绿地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1677亿元 , 同比增长约3% , 合同销售面积1487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10% , 利润总额为166亿元 , 同比增长42%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90亿元 , 同比增长48% 。

\n \n

利润与规模天平的另一端 ,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 , 绿地新增土储平均楼面价低于2700元/平方米 。

\n \n

拿地成本相对较低 , 这给到利润的增长空间增多 , 以此来看 , 未来绿地势必会是一种强利润、轻规模的发展重心 。 同策研究院总监张宏伟也有相同看法 , 他表示 , 在当前房地产环境下 , 对企业来讲 , 与规模相比 , 利润更为重要 , 利润增多、有充足现金流对企业来讲才相对安全 。

\n \n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曾表示 , 按照市场和形势判断以及政策调控节奏 , 今年绿地会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及周边溢出地区 , 以及三四线城市中拥有经济增长量、人口积聚、交通便捷的城市 , 尤其是高铁所途经的站点城市 。

\n \n

这样的拿地策略被媒体称之为“高铁式布局”进而衍生的“高铁城际空间站” 。 依托交通便利带来的优势来载体 , 将高铁站、居住、商务、旅游等业态进行融合重组 , 通过产业、产品多元化的集团优势进行发展 , 这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模式 。

\n \n

不得不说绿地在这领域具有优势 , 绿地本身在轨交地产等方面有较强的实力 , 所以具有较为积极的投资意向 。 但弊端也在于部分三四线和高铁城市 , 其实也不见得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 过多投资也会形成库存压力 ,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表示 。

\n \n

今年2月份发生的一件事 , 绿地利润与规模的天平或许再一次受到了倾斜 。 2月14日绿地控股公告宣布以121亿价格正式接手中民投董家渡地王项目50%股权及相应债权 。 资料显示 , 该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办 , 占地面积12.67万平方米 , 容积率5.54 , 总建筑面积119.9万平方米 ,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76.2万平方米 , 地下建筑面积为43.75万平方米 。

\n \n

此前持有此项目的中民投曾估计 , 项目总投资或将高达604亿 。 受让人须自持办公部分地上建筑面积不低60% , 十年内不得转让等因素可以说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 另一方面 , 项目自身的隐忧条件 ,  对绿地未来利润或将带来一定负面冲击  。

\n

实践多元化业务亦步亦趋 , 追求利润 , 扩大规模 , 是绿地天平两端的砝码 , 如何实现天平上砝码的相对平衡 , 未来 , 静观其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