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端产业,苏州高新区打造“四个新高地”( 二 )
培育更多“医工所” , 苏州高新区不遗余力 。 该区为区内科学家与企业家深度互动搭建平台 。 去年以来 , 围绕产业方向定期召开产业对接会 , 参与主角是辖区科研院所、企业等 , 受到热烈欢迎 。 区内企业阿里云计算(苏州)有限公司与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 通过大数据分析改善切片生产车间良品率 , 节省了企业数万元生产成本 。
紧抓产业优势 , 锻造强大“创新链” , 为的是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 落脚点在项目和企业上 。 苏州高新区把今年定位为“项目突破年” , 瞄准创新转型大提速 , 组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促进中心 , 加快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今年4月 , 苏州高新区战略合作伙伴 , 东南大学与伯明翰大学“牵手” , 建立生物医学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几天后 , 法国知名生物制剂公司梅里埃一期投资4.6亿元 , 开建体外诊断产品生产基地;5月 , 知名芯片设计公司硅谷数模半导体将全球总部落户高新区;区内前途汽车与一家美国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 将共建研发中心 。
数据显示 , 今年1-7月 , 苏州高新区实际使用外资4.52亿美元 , 同比增长58.3% , 增速列全省高新区第一 。 其中 , 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使用外资2.75亿美元 , 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60.79% 。
用好“机遇叠加期” , 打造“四个新高地”
6月29日 , 苏州高新区狮山商务创新区(筹)与上海市虹口区商务委员会签署《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双方将通过区域数据共享等多领域合作 , 打造商务创新展示与体验平台 。 当天 , 174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开工 。
“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 一系列机遇叠加 , 让苏州高新区如鱼得水 。 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 苏州高新区紧跟全球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 , 打破区域限制 , 谋求协同发展 。
抢抓“机遇叠加期” , 要最大程度挖掘潜能 。 苏州高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 , 目前已有31家企业在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44个项目 , 中方协议投资额达6.2亿美元 。 此外 , 始于苏州高新区、被誉为铁轨上新“丝绸之路”的“苏满欧”中欧班列 , 今年上半年发车200列 , 同比增长100% 。
抢抓“机遇叠加期” , 必须用好产业优势 。 日前 , 苏州高新区在印尼投资建设的吉打邦产业合作园被授牌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 , 成为苏州市首家省级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 。 吉打邦产业合作园于今年5月启用 , 已入园27家企业 , 其中不少来自苏州 。
抢抓“机遇叠加期” , 建设“四个新高地” 。 当下 , 苏州高新区正加快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 建设长三角地区的高端产业先导区 , 打造高端产业新高地 。 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 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深度融合 , 打造创新融合新高地 。 全力营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的营商环境 , 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 依托依山滨湖、山水相融的生态优势 , 打造生态宜居新高地 。 随着“四个新高地”建设走向深入 , 苏州高新区定当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