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大全 咏史怀古诗有哪些( 四 )


【注释】
垂:流传 。宇宙:兼指天下古今 。
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纡(y):屈 , 指不得施展 。筹策:谋略 。
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 , 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 。
伊吕:指伊尹、吕尚 。
萧曹:指萧何、曹参 。
运:运数 。祚(zuò):帝位 。复:恢复 , 挽回 。
志决:志向坚定 , 指诸葛亮《出师表》所云“鞠躬尽瘁 , 死而后已” 。身歼:身死 。
【译文】
诸葛亮大名垂宇宙且万古流芳 , 他清高的品性真令人无比敬仰 。
三分天下是他苦心筹划的结果 , 他犹如展翅高翔在云霄的鸾凤 。
才华超绝与伊尹吕尚难分高下 , 指挥千军万马非曹参萧何能比 。
汉朝的气运已经衰落难以恢复 , 他意志坚决终因军务繁忙殉职 。
【赏析】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最末一篇 。当时诗人瞻仰了武侯祠 , 衷心敬慕 , 发而为诗 。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 , 对其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 , 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
“诸葛大名垂宇宙” , 上下四方为宇 , 古往今来曰宙 , “垂于宙” , 将时间空间共说 , 给人以“名满寰宇 , 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 , 笔力雄放 。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 , 进入祠堂 , 瞻望诸葛遗像 , 不由肃然起敬 , 遥想一代宗臣 , 高风亮节 , 更添敬慕之情 。“宗臣”二字 , 总领全诗 。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 。从艺术构思讲 , 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 , 到看了各种文物后 , 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 , 万古云霄一羽毛 。”纡 , 屈也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 , 此好比鸾凤高翔 , 独步青云 , 奇功伟业 , 历代敬仰 。然而诗人用词精微 , 一“纡”字 , 突出诸葛亮屈处偏隅 , 经世怀抱百施其一而已 , 三分功业 , 亦只雄凤一羽罢了 。“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 , 议论达情 , 情托于形 , 自是议论中高于人之处 。
想及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 , 使人如见其羽扇纶巾 , 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 。感情所至 , 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 , 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 , 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 , 萧何和曹参 , 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 , 汉初的名相 , 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 , 而胸有成竹 , 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这 , 一则表现了对武侯的极度崇尚之情 , 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 。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 , 而有志世道者 , 皆以三代之佐许之 。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 , 而以萧曹为不足道 , 此论皆自子美发之 。”黄生曰:此论出 , “区区以成败持评者 , 皆可废矣 。”可见诗人这一论断的深远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