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的诗句古诗 清明诗词大全集锦(12)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墳上子孙来?
翻译
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
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
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因为他们的后人在战乱中死去了)
清明(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
注释
(1)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2)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
译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 。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 。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清明日对酒(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长安清明言怀(顾非熊)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
寒食(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注释
1、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 。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
2、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
3、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 。
4、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
译文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
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
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 。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 。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 。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 。诗比讽深远 。”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 。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据唐代孟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 。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 。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
赏析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 。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 。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