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换言之,景泰帝缺乏合法即位的法理依据 。他之所以能够上位,理由就一条——国赖长君,可这并不是合法的理由!在明英宗看来,于谦推时为郕王的景泰帝上位,这就是“谋逆”!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后世有样学样的问题,如果不刹住这股“歪风”,后世也趁皇帝不在北京来这么一出,祸起萧墙完全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于谦必须死!于谦冤吗?不冤 。说到底,明英宗杀于谦,这才是主要目的,因为他开了一个后患无穷的先例 。至于私人恩怨,只是小的方面 。

文章插图
前面所说的是公的方面,那么接下来所说的就是明英宗和于谦的私怨了 。如果说“土木堡之变”后于谦拥立景泰帝是出于公心,那么明英宗被释还北京之后,于谦就是在打自己的小算盘了 。

文章插图
景泰元年,明英宗就被也先放回了北京 。按理说,彼时景泰帝立足未稳,如果于谦等人联合孙太后进行干预,明英宗复位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于谦出于自身未来考虑,保持了沉默 。当然,也有人说于谦是为了避免内乱 。但个人更倾向于前者,景泰帝在位,于谦有拥立之功,自然不是明英宗复位可比的!再后来,景泰帝幽禁“太上皇”明英宗,于谦同样保持了沉默;景泰帝易储,于谦也保持了沉默……换言之,于谦是铁了心跟着景泰帝 。这对于明英宗而言,不仅是不忠,更是积怨!“我朱祁镇落到这幅田地,都是拜你于谦所赐!”不是吗?

文章插图
更重要的是,“夺门之变”时,于谦依然没有重新站队,而是选择了保持沉默 。这就使得明英宗彻底将于谦划入了“郕党”范畴,认定于谦根本不是为公,就是与景泰帝结党篡逆,不是吗?于谦冤吗?不冤 。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如果说景泰帝在位时于谦为了利益保持沉默,那“夺门之变”发生时、发生后,于谦为何继续保持沉默而没有重新站队呢?原因很简单,横竖都是个死,站队没有意义!

文章插图
首先是前面说到的,不管于谦是否出于公心,在皇帝还在世的情况下,未经皇帝允许便拥立新君就是谋逆!为了避免后期有样学样、祸起萧墙,明英宗必须拿于谦明正典刑!就算没有后来的那些私人恩怨,于谦也必须死,哪怕是出于公心也改变不了这个现实 。

文章插图
其次,彼时景泰帝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已经死了,而且病入膏肓的景泰帝并没有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 。一旦景泰帝咽了气,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只能是被废掉的前皇太子朱见深!这是《皇明祖训》规定的,是祖制 。如果于谦举兵平叛,杀掉了企图复辟的明英宗,结局会如何?杀了继任皇帝的亲生父亲,还有活路吗?除非景泰帝缓过来,可这种几率非常小,而且“夺门之变”已经发生了,景泰帝缓过来又能如何呢?

文章插图
总之,于谦重新站队也是死,出面平叛也是死!倒不保持沉默、如坦然面对死亡,以免增添新怨、激怒复辟的明英宗导致更大的报复与清算 。方孝孺被夷灭十族的先例离于谦并不十分遥远,不是吗?
- 大肚子减肥最安全的方法是什么?
- 我的家乡叫天堂原唱
- 你是我的知己原唱
- 还好的歌词
- 唯美励志的早安语录 夏天早上问好的句子
- 感动人心的名言名句 表达自己很感动的句子
- 减肥的世界里,什么叫“合理”?
- 适合发心情愉悦的心情说说 听歌心情好的说说句子
- 像风一样自由唯美句子大全 形容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句子
- 女人最爱简单的10个瘦腿偏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