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译文: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 。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
鉴赏: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
“红藕香残玉簟秋”写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 。“红藕”,即粉红荷花 。“玉簟”,是精美的竹席 。这一句涵义极其丰富,它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表面上写出荷花残,竹席凉这些寻常事情,实质上暗含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人去席冷”之意境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写其白天泛舟水上之事:词人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 。“轻解”与“独上”,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 。“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 。正因为是“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让跟上 。“独”字就是回应上句的“轻”字,点明了下阕“愁”字的症结 。“独上兰舟”,正是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教她愁情满怀 。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思念 。词人独上兰舟,本想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 。这一句,钩连上下 。它既与上句紧相衔接,写的是舟中所望、所思;而下两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又由此生发 。可以想见,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不分白日或月夜,也无论在舟上或楼中,都是萦绕于词人心头的 。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 。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 。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 。
- 文明礼仪的句子摘抄 有关礼仪的经典句子
- 鼓励孩子的经典语句 激励大学生正能量的话
- 正能量激励人的古诗词 励志的诗句霸气唯美
- 涂磊说过的经典话 涂磊经典语录关于生活
- 何以笙箫默经典语录
- 李叔同最好的诗词 李叔同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最美辞赋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
- 打动人心的爱情句子分享 形容爱情的句子经典
- 回顾十年岁月经典语录 十年匆匆过的唯美句子哪句最扎心
- 祝女儿生日的霸气祝福语 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的经典语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