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李清照词全集赏析( 六 )


点绛唇·闺思(宋)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 。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 。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李清照词全集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
词人首先写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闺”指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 。“柔”有作“愁”的 。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深院闺房中,心中总是积郁了千丝万缕的愁绪 。开篇就以抒情笔调切入主题,再现了词人独守深闺,孤单寂寞,思念亲人,愁情不绝,柔肠寸断,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 。“柔肠一寸”就是“愁千缕”,由此可见词人寂寞愁苦、深情绵长、思念之情无可排遣的程度已经到了极致 。
接着写道:“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崔花雨”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烘托主人公忧愁的心境 。一个“惜”字表明了词人对“春春去”的情感 。接着又是“几点催花雨”,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 。原本令人怜惜且最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春天却走了,可是,“屋漏偏于”,这里,春去而偏又下起了摧残鲜花的暮春雨 。可见,词人惜春中自然也包含着怜惜青春年华的心理 。
接着下片写伤别,抒写词人对丈夫强烈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
词人写道:“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 。”“无情绪”就是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 。“独处深闺”的词人,心头总觉是“寂寞”,更是“柔肠一寸愁千缕” 。词人深感寂寞,只好走到闺房外面,看看外面的风景,也好排遣心中的忧烦愁思 。可是“倚遍栏杆”,极目远望,终究还是没有好心绪,真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的感受 。词人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他乡,望不见的,可是心思又放不下,而词人“倚遍栏干”不但不见丈夫,甚至还不知道“人何处” 。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 。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 。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宋)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沉沉 。倚楼无语理瑶琴 。
远岫出云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
译文:
小院掩映在春色深深的绿树繁花中,楼上小窗闲掩,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 。独自靠着栏杆,愁情无人可以诉说,只好心不在焉地拨弄着琴弦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