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全文及译文赏析 老子全文及译文( 八 )


我的观点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 。天下却没人懂,没人实行 。我留下的言论有宗旨,提倡的事也有根据 。由于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所以才不理解我 。理解道的人少,我也就显得可贵了 。你看,圣人穿的虽然是粗布,怀里却揣着美玉 。
知道自己没有认识道,是高明;没有认识道却自以为知道,是病患 。圣人没有病患,是因为他把这种病患也当作病害,所以才能没有病患 。
人民不怕威胁时,可怕的祸乱就要到来 。不要逼迫得人民不得安生,不要堵塞人民谋生的道路 。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烦 。因此,圣人对自己心里有数而不自我表现,珍爱自己却不自视高贵,所以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
勇于冲动有杀身之祸,勇于不冲动就能存活 。两种勇敢,有时利有时害;因为被天所厌弃,谁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呀?天的特性是,与世无争却总是超越,不用言语却总能心照,不用召唤而自然会来,不慌不忙的却总有办法 。天的盖覆广大,虽然稀薄,却没有空缺 。。
人民不怕死,怎么能用刑杀吓住他们?如果人民真的怕死,对那些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还有敢捣乱的吗?!如果人民真的该死,杀人的事自然由天道掌管 。代替天而去杀人,就象是代替木匠刨木头 。代替木匠刨木头,很少有不伤到自己手的 。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是僵硬的 。草木活着时是柔嫩软弱的,死后就变得枯槁 。所以,强硬属于死亡的特征,柔软属于生命的特征 。因此,军队强硬就会被消灭,树木强硬就会被摧折 。对于生命来说,强硬是下劣的,柔弱更好 。
天的道不正象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添补些 。天的道理是减少有余的补足不足的,人的做法却不是这样,而是减少不足的添给有余的 。谁能把自己有余的拿来添补天下的不足?只有有道的人 。所以圣人做事情却不求拥有,做成了也不留恋,这样没有私欲才是贤能的体现啊 。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攻坚克强没有超过水的,因为它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弱超过强,柔超过刚,天下没有人不懂,却没有人照做 。因此圣人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领导;承担全国的灾祸,才能当天下的王者 。这是正话,听起来却象是反话 。
和解了深重的仇怨,往往还有遗留的余恨,这怎么能算作行善呢?不论怨恨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只有德行能化解 。因此,圣人虽然拿着借据的存根,却不强迫人家还债 。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 。天道对人无所偏爱,常与行善的人同在 。
城要小,人要少 。使十倍百倍人工的器具用不上,使人民看重死亡而不往外搬迁 。虽然有船有车,却没有乘坐的必要;虽然有铠甲兵器,却没有陈列的必要;让人民简单到只用结绳就能记事 。吃得香甜,穿得好看,过得快乐,住得安稳 。虽然相邻的乡镇能远远望见,鸡鸣狗叫能隐约听到,而人们直到老死,也不去跟外界往来 。
真实的话不见得好听,好听的话不见得真实 。明白道的人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懂的人不见得明白道 。善于行道的人不争辩,争辩的人行道不够好 。
圣人不积蓄,尽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天的道法是,有利万物而不加伤害;圣人的原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人家争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