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启蒙教育?( 四 )


3个月左右时,婴儿的注视、移视和追视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
4个月时孩子的注视时间和距离不断延长,视觉集中也逐渐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
4~8个月时孩子表现出喜欢亮度大的颜色,而不喜欢暗色;喜欢光波较长的“温暖色”如红、橙、黄,而不喜欢光波较短的“冷淡色”如蓝、紫 。
9~12个月时孩子的视觉能力进一步发展,开始能对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 。

成长规律2、婴儿听觉从可以辨别母亲的心音逐渐发展为与成人相似的听觉能力


婴儿刚出生时,就可辨认母亲的心音和节律即母亲心脏跳动的声音和节奏 。
2~3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倾听周围的声音 。能感受不同方位发出的声音,并把头转向声源 。
3~4个月的婴儿已能对音乐表示喜欢,对强烈的声音表示不安,还能对成人(特别是母亲)的声音进行分辨,有所反应 。
8~9个月时能分辨各种声音,对严厉与和蔼的声调能做出不同的反应 。

成长规律3、 婴儿从能辨别不同的味道和气味逐渐发展到与成人相似的味觉、嗅觉能力
味觉:新生儿已能辨别甜、咸、苦、酸等不同味道,并且对甜的喜爱胜过咸 。
4个月之后的婴儿对食物的微小变化已很敏感,所以应该适时添加各类辅食,使孩子习惯各种味道 。
1岁左右的婴儿已能精确区别同一味道的不同浓度 。
嗅觉:4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比较稳定地区分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 。
1岁左右,婴儿的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大体相当 。

成长规律4、皮肤觉可分为触觉、痛觉、温度觉,这些感觉在婴儿期均得到了发展
婴儿一出生触觉就已经很灵敏,尤其是眼、嘴唇、手掌、足底等部位 。
有研究表明,接受抚摸的新生儿其肌肤饥渴可得到满足,心理上可得到安慰,能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免疫功能 。临床医生发现,得不到抚摸和亲吻,皮肤经常“挨饿”的婴儿,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啃指甲,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动作迟缓 。
婴儿的痛觉出生时已存在,疼痛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反应 。
温度觉在婴儿出生时就很灵敏,尤其对冷的反应,洗澡水过冷或过热,牛奶过冷或过热都能引起婴儿的不适,甚至哭闹 。
成长规律5、深度知觉的发展可避免婴儿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危险地方摔下来


所谓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 。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活动和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当婴儿学会爬之后,很多父母就开始为他会不会从某个地方摔下去受伤而担忧,深度知觉可以使婴儿避免从床上、台阶上等危险地方摔下来 。
成长规律6、婴儿大约在八九个月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2~3个月的婴儿,他们更喜欢看复杂的、有曲度的物体 。如,他们更喜欢看许多小矩形组成的图案,而不愿意看单调的几个大方块;他们更喜欢看曲线而非直线 。
形状知觉恒常性的发育
形状知觉恒常性是指个体在观察熟悉物体时,当其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在视网膜的影像发生发生改变时,其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 。
如:从正面看一台电视机,屏幕上的人是直立的,当我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时,投射在我们眼睛视网膜上的人的图像也“躺下”了,但我们并不会觉得电视里的人也躺下了,还是知道他们是直立的 。
婴儿大约在八九个月就获得了形状知觉的恒常性 。
成长规律7、4个多月的婴儿获得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知觉恒常性的发育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