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报告刚刚发布,警惕房地产市场成“灰犀牛”,3大证据( 二 )

尽管各路专家怎么证明房价没有挤压消费 , 都无法改变他们为自己利益说话的事实 。 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挤压百姓消费 , 我说过再争论好像也没有多大意义 , 因为有人回答挤压就自然有人回答没有挤压 , 这是相对的 , 刨除货币的因素 , 你的钱少了自然就有人钱变多了 , 而房地产则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

专家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有他们自己的道理 , 但那只适用于少数人 , 炒房者 , 是利益既得者 , 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因为高房价而获利 。 我们的社会也决定了不可能只为少数人服务 。

如果任由专家的观点盛行 , 继续保持高房价趋势 , 只会让他们中饱私囊 , 并不会对广大百姓有好处 。 这种背后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

3、中小房企融资难 , 重点监控高杠杆负债企业 。

在房地产调控和防范金融风险背景下 , 部分银行已暂停地产开发贷款 , 大部分银行也都提高了开发贷款的审核标准 。

《报告》指出 , 房地产企业应成为重点治理对象 。 必须整治房企违规行为 。 在利益诱惑下 , 尽管监管部门层层封锁 , 资金仍通过各种隐秘途径输血房地产 。 融资途径频频被封堵 , 让房企预期出现明显变化 。 有业内资深专家表示 , 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债券投资等 , 都应对两类房企风险高度警惕:一是货币资金/有息债务较低的房企 , 融资收紧需要房企靠自有资金支撑 , 自有资金较少则风险相对较高;二是土地存量储备不足过去又激进拿地的房企 , 由于房地产销售下行趋势 , 后续回款不强 , 外部融资又趋紧 , 还款压力较大 。

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和明年 , 大型房地产企业会进入偿债高峰 , 有大型房企可能出现债务违约 , 更需要注意的是 , 尤其是一些中小房企更要面临着市场的大洗牌 , 据了解 , 一些不太靠前的房企 , 今年以来没有从任何渠道融到一分钱 。

从目前来看 , 房地产行业共有 4 家公司违约 , 分别为银亿股份、中弘股份、国购投资、华业资本 , 涉及金额20亿元 。 相较于其他行业 , 房企整体违约率仍较低 。 总之 , 在行业融资全面收紧、销售承压的背景下 , 大家更应规避杠杆高、短期偿债指标差、盈利周转弱的中小房企 , 所以 , 由于国家调控及时 , 并且调控的思路和逻辑也在与时俱进 , 虽然房地产不太可能会出现问题 , 而一切以稳定大局为重 , 但是我们不能把习以为常的坏习惯带到新时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