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看图写话有多难?要怎么训练才能够有所改善看图写话不好的现象?( 二 )


1.审题不清
看图写话的一般题目要求是: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
孩子们基本能把前三个问题回答出来,但是对“几句话”这个问题忽略不计了 。有的孩子可能只有一句话,没有标点符号 。而题目这里要求的“几句话”必须是“三句话”以上 。这就要求孩子不但会描写图画内容,还要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
2.观察无法,表达无序
部分孩子观察不细致,不能深入地观察,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还有一部分孩子表达没有顺序,前后内容不连贯,句子和句子之间缺乏前后联系,写话时东拉西扯,一会儿写天上,一会儿写地下 。
3.语言平淡,缺乏想象
一部分孩子只是干巴巴地把画面上的景物凌乱地写出来,没有很好地根据画面进行想象 。只有根据画面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写出画面背后无声的东西,才会丰富生动 。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很重要,因为它是体现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
孩子容易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怎样才能辅导孩子写出逻辑清晰、富有想象的高分看图写话呢?下面这些看图写话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家长朋友们 。
1.观察图画是看图写话的基础
首先,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对于单幅图的观察首先要让孩子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对图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要让孩子看图画的主体是什么,图画中的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画中人物有什么动作和神态,图画的活动背景是什么 。
其次,进行细节观察 。让孩子对图画的细节进行详细观察,对图画观察的越细,就越有话要说 。例如,对画中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相貌、体态、服装等进行观察,写出图画中的人物特点 。
2.多种方式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首先,要注重平时积累 。在孩子的语言发展中,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比书面写作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早,因此应根据这个规律,加强对孩子的说话训练,注重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的积累 。
其次,加强说话训练 。看图说话能力只有在反复的训练中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家长可用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说话训练 。
3.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例如给孩子两幅图,第一幅图呈现了一条小鱼在鱼缸里、一个猫站在鱼缸边上正朝着鱼缸看,第二幅图呈现了一个鱼缸和一只舔着嘴巴笑眯眯的猫 。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在观察时,就要对比两幅图的不一样,提醒孩子发现第二幅图中鱼缸里的鱼不见了,而猫正在舔着嘴巴 。引导孩子想象鱼哪去了,孩子很快就会想到鱼被猫吃了 。图中省去了猫吃鱼的过程,就需要家长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对比前后图画的不同之处 。
4.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
首先,对图画情境进行想象 。在看图说话中,可以让孩子对图画的情境进行想象,把自己放到图画的情境中,换位思考,也可以对图画中的人物、事物、地点、时间等内容进行想象,还可以对图画中事物的发展进行想象 。想象丰富了,孩子就能说出形象生动的语言 。
其次,对人物动作进行想象 。图画中的人物虽然是静止的,其中的人物也只能呈现出一个动作,图画中的人物要完成需要的任务或事情,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家长可让孩子从图画人物的动作展开想象 。例如,有一幅图画显示的是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吹泡泡” 。多数孩子只能说,妈妈带着孩子去公园吹泡泡,这样的说话平淡无奇 。如果让孩子进行动作想象,吹出来的泡泡飞向了天空、飞向了花丛、飞向了森林,这样,表达内容就会更丰富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