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翻译全文 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

学而篇第一1.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1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杨伯峻译,下同)
【译文】2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张燕婴译,下同)
学而篇第一1.2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译文】1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就会产生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
【译文】2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学而篇第一1.3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1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
【译文】2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
学而篇第一1.4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1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译文】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学而篇第一1.5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译文】1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
【译文】2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
学而篇第一1.6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译文】1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
【译文】2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
学而篇第一1.7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