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洵的要求下,苏轼、苏辙遍读经史百家,苏辙后来回忆: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苏洵对苏轼、苏辙的教育很严格:
“父师检责惊走书,坐起犹如挂钩鱼 。”(苏轼《夜梦诗》)后来,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失败了,十年后,欧阳修等人重新走上政治舞台 。
当时到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一到四川,便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眉山苏洵,张方平和苏洵见面后,发现此人博闻强记,文章也写得好 。
苏洵去拜见雅州知州雷简夫,雷简夫也佩服苏洵的才学,还专门给翰林学士欧阳修写推荐信,推荐苏洵做官 。
可是信寄出以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朝廷一直不回复 。
张方平、雷简夫让苏洵去京城,去找欧阳修 。
嘉祐元年(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去开封参加考试 。
这一年很热闹,后来“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个人齐聚京城 。
苏洵不考,陪两个儿子考 。苏轼和苏辙都考中了进士 。那么苏洵呢,有没有在京城求得一官半职?
苏洵给欧阳修写了封信,而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介绍过苏洵 。欧阳修读了苏洵文章,说深刻像荀子,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这是对苏洵很高的评价了 。欧阳修又把他介绍给宰相韩琦和富弼,两位宰相也都说苏洵品德好、文章好 。
苏洵在京城名气大起来了,欧阳修也答应向朝廷推荐苏洵,争取给他谋个官职留在京城,可是朝廷里一直没有回音 。
不久,苏洵的老婆程夫人病逝,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没跟朋友道别就回去了 。
苏洵回家,安葬妻子,葬在老翁泉边 。
短暂的做官经历朝廷通知苏洵进京参加舍人考试,考上就给他个官做,苏洵给宋仁宗写信,说情领了,但是拒绝参加考试 。
后来苏洵给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写信,说明他不去的理由:
一个是年龄大了,身体不好,受不了舟车劳顿 。
另一个是因为对现有的科举制度不满、对朝廷拖拉作风不满,欧阳修给朝廷推荐苏洵是在两年前,现在两年过去了才想起苏洵这档子事 。
苏洵对朝廷不信任的不满,感觉作为知识分子的灵魂受到侮辱 。
不过在苏洵51岁的时候,朝廷还是给了他一个官,给了个九品官,叫秘书省校书郎,相当于皇家图书馆里的管理员之类的职务 。
隔了一年之后,朝廷要编纂礼书,把历来关于礼节、礼乐的知识编成一部书,抽调苏洵做编纂者,升到八品官 。八品官,也是苏洵一生最高的官级 。可以对比一下,他的大儿子苏轼,在51岁的时候,是翰林学士,给皇帝起草诏书 。他的二儿子苏辙,在51岁的时候,更了不起了,是朝廷的副宰相 。
文学成就苏洵的散文在北宋很受推崇 。
苏洵反对写浮夸、奇怪、艰涩的文章,他认为写文章应该有真知灼见,要言之有物 。要对社会有用的文章 。
他的文章纵横捭阖,很有气魄 。而且曲折多变,气势豪迈 。且看这篇《项籍论》 。
项籍即西楚霸王项羽,苏洵的这篇《项籍论》,没有赞称赞项羽的勇武,也没有替他乌江自刎的悲剧而惋惜,而是分析了项羽战败的原因,认为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但缺乏谋略,犯下了战略性的错误,才失去了夺取天下的机会 。
- 秦始皇陵墓风水之谜
- 芈月是秦始皇什么人
- 男生多大可以开始健身
- 电容是起什么作用的?
- 台湾线路免费的加速器 盛大网游加速器
- 北京地铁早上几点开始运行北 北京地铁早上几点开始运行
- 北京地铁几点开始到几点结束5号 北京地铁几点开
- 窄领带打法
- 七夕情人节从啥时候开始兴起的?农村过情人节吗?
- 车险在什么时候开始续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