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宋朝人陈仲微(高安人,字致广)初任莆田县尉,署理县府的事 。
县里有人在当权的大官前称赞陈仲微,私下给他一封推荐函,要他去拜见,陈仲微收下后并未使用 。
一年后,这个人家里欠了县府租税,县府逮捕了他的家奴 。这个人颇有怨言,陈仲微就把那封推荐函还给他,还是完封如故的 。他不禁惭愧得当面道歉 。
75、陈寔
【原文】
寔,字仲弓,以名德为世所宗 。桓帝时,党 事起,逮捕者众,人多避逃,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 。」竟诣狱请囚,悔赦得释 。灵帝初,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 。让父死,归葬颖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寔独吊焉 。后复诛党 人,让以寔故,颇多全活 。
[冯述评]
即菩萨舍身利物,何以加此?狄梁公之事伪周,鸠摩罗什之事苻秦,皆是心也 。
【译文】
陈寔字仲举,东汉许县人,以名望德行为世所推崇 。桓帝时发生党 锢之祸,逮捕了很多人 。受此事牵连的人大多逃避在外,陈寔说:“我不下狱,众人都没有依靠 。”竟然自己到监狱去请求拘禁 。
不久得到赦免释放 。
灵帝初年,中常侍(从天子之职官)张让(颍川人)权势极大 。
张让的父亲去世,归葬颍川,虽然全郡的人都去祭吊,但名流雅士没有人参加,只有陈寔独自前去 。
后来朝廷又杀党 人,张让因为陈寔的缘故,保全了很多人的性命 。
[冯评译文]
如果不是菩萨般舍己利人的慈悲胸怀,怎么会这样做?狄梁公(唐·太原人,名仁杰,唐代中兴名臣,封梁国公)服事武则天;鸠摩罗什,晋朝高僧,天竺人,服事前秦苻坚 。想来都是怀着这种心意 。
76、姚崇
【原文】
姚崇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二张,崇适自屯所还,遂参密议,以功封梁县侯 。武后迁上陽宫,中宗率百官问起居 。五公相庆,崇独流涕 。柬之等曰:「今岂流涕时耶?恐公祸由此始 。」崇曰:「比与讨逆,不足为功 。然事天后久,违旧主而泣,人臣终节也 。由此获罪,甘心焉 。」后五王被害,而崇独免 。
[冯述评]
武后迁,五公相庆,崇独流涕 。董卓诛,百姓歌舞,邕独惊叹 。事同而祸福相反者,武君而卓臣,崇公而邕私也 。然惊叹者,平日感恩之真心;流涕者,一时免祸之权术 。崇逆知三思犹在,后将噬脐,而无如五王之不听何也 。吁,崇真智矣哉!
【译文】
唐朝名臣姚崇(硖州硖石人,封梁国公)任灵武道大总管 。
张柬之(襄陽人,字孟将)等人计划杀武后宠 幸得张易之、张昌宗二人,姚崇正好从屯驻处回京,就参加这件秘密的行动,后来因功封为梁县侯 。
武后迁往上陽宫时,中宗率百官去问候生活起居 。
五王互相庆贺,只有姚崇流泪 。张柬之等人说:“现在哪里是流泪的时候呢?你恐怕会有灾祸临头 。”
姚崇说:“和你们一起讨平叛逆,本来算不上什么功 。然而服事武后久了,一旦分别,因而哭泣,是人臣应有的节义 。如果因为这样而获罪,我也甘心 。”
后来五王被害,有姚崇幸免 。
[冯评译文]
武后迁入上陽宫,王互相庆贺,有姚崇流泪 。
董卓(东汉·临洮人)被杀,百姓载歌载舞,只有蔡邕(陈留人)惊叹 。
事情相同而遭遇的福祸却相反 。因为武后是君,董卓是臣;姚崇为公,蔡邕为私的缘故 。然而惊叹的人是平日感恩的真心表现,流泪的人是一时免祸的权术 。姚崇预计武三思(武后的侄子)还在朝,日后可能报复,不像五王那样不听劝告 。
- 曾子杀猪注释及译文 曾子杀猪文言文翻译
-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鹬蚌相争文言文翻译
- 书上元夜游阅读及答案 书上元夜游文言文翻译
- 焚庐灭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焚庐灭鼠文言文翻译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阅读答案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文言文翻译
- 孟门山原文和翻译 孟门山文言文翻译
-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阅读答案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文言文翻译
- 守株待兔原文及翻译 守株待兔文言文
- 陶渊明文言文赏析 桃花源记全文赏析
- 徐文贞宽厚断句划分 徐文贞宽厚文言文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