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 , 窗外的蝉声就此起彼伏地响个不住 , 那“嗡嗡——哇”的叫声是那么高亢嘹亮 , 仿佛是在告诉人们:它们才是这个夏天的主角 。
每每听到这叫声 , 就会不由自由地想起大山深处的老家 。
夏日午睡醒来 , 小院里静悄悄的 , 那些躲在柳荫里的蝉儿高一声低一声地叫着 , 妈妈坐在阴凉处 , 手里忙着总也做不完的针线活 。
那情那景就像一幅画一样定格在时光里 , 成了我永远也触摸不到的乡愁 , 老家还在 , 蝉鸣亦在 , 只是树下再也不见了做针线的妈妈 。
只道当时是寻常 。好像世间事莫不如此 , 身处其中的我们不知道彼时的珍贵 , 及至时过境迁才悟得其中的种种美好 , 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
初读不识诗中意 , 读懂亦是诗中人 。关于乡愁 ,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就给予了我们此种体验 , 现在和我一起来欣赏 。
01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简译:离家时青春正好 , 归来时风烛残年 , 一开口 , 还是家乡的口音 , 看容颜 , 亦是老态龙钟鬓稀疏 。
儿童相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其一》
孩子们见了衰颓老迈的诗人 , 还以为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 笑着问道 , 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
赏析:少小离家对老大回乡 , 乡音未改对两鬓稀疏 , 天真儿童对白发衰翁 , 这三组鲜明的对比 , 说不尽时光荏苒、岁月无情 。
全诗朴实自然 , 如同绘画的白描一般 , 既有回乡的欢愉之情 , 也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之叹 , 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
公元744年 , 86岁的贺知章辞官归乡 , 此时 , 距离他37岁中状元离开家乡 , 已经过去了将近50年的时间 。
数十年宦海奔波 , 白发盈颠的垂暮之年 , 还能有幸叶落归根 , 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 , 这情形 , 怎一个悲喜交集可形容 。
人生易老 , 世事沧桑 ,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乡音 , 但是 , 自己明明应该是这里的主人 , 却被孩子当成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 又怎不让诗人感慨万千呢 。
老来多健忘 , 唯不忘相思 。故乡就是一种情结 , 久久地盘亘在游子的心头 , 离开越久 , 思念越深 。
年轻的时候 , 只想着离家越远越好 , 老了的时候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点点滴滴 , 只是 , 有时候 , 当我们真正理解这种情结的时候 , 已经是诗中人了 。
02
离别家乡岁月多 , 近来人事半消磨 。简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长了 , 回到家乡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都已变化太多了 。
【回乡偶书其二解释诗意 回乡偶书二首古诗的意思】唯有门前镜湖水 , 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其二》
唯一没有改变的就是门前的镜湖水 , 春风微拂 , 湖面泛着一圈一圈的涟漪 , 碧波依旧是旧时的模样 。
赏析:数十载背井离乡 , 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 , 至爱亲朋 , 故交旧友 , 多半已经不在人世了 。
- 王维诗词翻译赏析 少年行王维其二古诗
- 杂诗其二君自故乡来译文 杂诗其二唐王维的诗
- 龚自珍的所有己亥杂诗翻译 己亥杂诗龚自珍其二翻译
- 月下独酌其二赏析 月下独酌之二的意思
-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塞下曲李白其二
- 悯农二的意思全解 悯农其二古诗解释意思
- 王昌龄出塞欣赏 王昌龄的诗出塞其二
- 王维一首思乡诗 杂诗三首其二王维
-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古诗赏析)
- 回乡偶书古诗的意思全解 回乡偶书古诗的意思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