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避免带儿童去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注意家庭卫生,房间要经常通风,勤换洗被褥 。
5、幼儿园或托管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要及时通知家长,并将患者送医院诊治 。对患儿曾经使用的玩具、餐具、被褥进行清洗消毒,防止感染其他儿童 。接触过患儿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消毒,并妥善处理污物 。
6、孩子出现相关的症状,如出疹、发热,家长都要尽快去医院就诊处理 。
·
爱卫生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属于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呈现出偶数年高、奇数年低的规律,每2年一个周期,所以,今年被认为是高峰年 。每年呈现两个的高峰,每年5-7月和 9-11月为流行高峰时段(手足口病流行情况时间分布如图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6月14日公布的5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全国5月份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达387135例,占当月全部丙类传染病的72%,是4月手足口病的3.3倍,有5例死亡病例,足可见其流行的严重 。所以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里,更加需要注意儿童感染预防,尤其是幼儿园或托儿所的儿童 。对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我们要做足功课,知己知彼,才能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

文章插图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主要为EV71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及肛周等部位的典型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因为病毒感染大多没有特效药治疗,所以预防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对付这个敌人的根本 。而且本病少数的可以发展成重症,所以我们又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 。

文章插图
1).发热:发热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
2).皮疹:所谓手足口病,是指早期起病会发现口腔黏膜(口周、咽部)、手、足以及臀部会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故而得名,这也是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当然也有一部分紧紧表现咽部疱疹,称之为疱疹性咽峡炎 。这种皮疹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留疤 。
3).类似感冒症状: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
4).重症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所以当出现一些进展迹象是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及时就医 。
5).手足口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所以多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所以容易在像幼儿园、学校、游乐园儿童群聚的地方聚集出现,通过儿童相互接触而传播 。仔细查证多能找到传染源 。接触后在体内潜伏3~6天而出现症状 。

文章插图
1.注意隔离患病幼儿,如果发现宝宝周围有发热,出皮疹的孩子,一定要注意隔离,不要接触 。在幼儿园里,老师要密切注意发热皮疹的儿童,一旦出现这样的病例,及时隔离,并且密切监测与发热宝宝接触的儿童的体温及皮肤是否有皮疹等 。宝宝尽量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也是一种隔离方式 。
2.注意卫生:勤洗手、家具奶嘴要消毒 。病毒可以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勤洗手,注意玩具、奶具、毛巾等宝宝用品的消毒,而且注意室内通风 。
- 丰城市是不是地震多发区
- 手足口病是怎样引起的?
- 肝多发囊肿是什么?
- 儿童早期手足口病几天能好?
- 接种手足口疫苗后发热
- 常消毒 预防手足口病
- 肺结节多发危害大还是单发大 肺结节单发与多发哪种危害大?
- 拼多多发货超时多久才给优惠券?怎么申请赔付?
-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怎么引起的?
- 治疗末梢神经炎的偏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