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除了登高望远,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赏菊习俗外,还有的地方办螃蟹宴,举行菊花灯谜诗会等习俗 。
重阳节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此时湖中河里的螃蟹正肥,这个时节正是品蟹的最好季节,不少人蒸上螃蟹,邀三五知已或亲朋好友一起品蟹尝鲜 。重阳节时逢菊花盛开,有些文化风雅的人还会聚在一起赏菊斗诗,挥毫作画 。
一、登高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 。“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 。
?
二、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
???
三、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 。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 。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
?
四、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五、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
六、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 。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
七、踏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八、享宴求寿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作品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
- 删除了微信朋友怎么恢复
- 重阳节为什么叫重阳节呢?有什么典故吗?
-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图片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模板内容
- 形容重阳节的诗句古诗 中秋节的诗句节的古诗
- 压缩文件删除了怎么恢复 压缩文件损坏怎么修复
- 西瓜是夏天必不可少的水果,大家除了吃西瓜瓤,还用西瓜做过哪些好玩的事呢?
- 伤心的句子
- 微信如何删除了好友
- 家用电器如何省电
- #营养美食季#听说小米营养赛人参,除了熬粥,还有哪些美味做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