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又称鬼节 。中元节一般为7天,也就是说从七月十五正日子前3天到后3天这段时间 。
为什么在中元节的晚上有不能出门之说呢?
这因为据说,在中元节这天,家中死去的亡人都要在这天晚上回家看看 。亡人又分老亡人和新亡人,3年内死的人称新亡人,3年前死的叫老亡人,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家人晚上都不要出门,一是要分别祭奠新老人亡人,二是等着亡人来家困聚 。烧纸钱时,耍用白石灰撒几个圆圈,以防止孤魂野鬼来抢,最后还要在圈外烧点纸钱,这是烧给孤魂野鬼的 。在中元节最后一天,各还要做一桌好饭菜敬亡人,也叫“送亡人” 。
中元节还称“盂兰盆会”,是汉传佛教于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的施斋供僧超度亡灵的法会 。
孟兰盆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救倒悬它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 。据《孟兰盆经》载,释迦弟子目连在母亲死后非常痛苦处倒悬 。因此求佛祖为其母亲超度,佛祖他在僧众夏季安居终了之日(七月十五日供养十方僧众,终使其母解脱) 。佛教传到中国后,孟兰盆会更加盛行并得到发展,除了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放灯等活动 。再后来,民间又将这一活动发扬光大 。这就是中元节习俗禁忌的由来 。
中元节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也北城为七月半,因为它就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关于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释义:指农历七月十五日,旧俗有烧衣包、祭祀亡故亲人等活动 。
【“中元鬼节”为何有入夜不出门之说?其禁忌习俗到底源自何处?】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少数地区也叫亡人节 。是古代节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节,庆贺正月元宵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先祖 。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寒食节,纪念古代先贤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是我国主祭祀的传统节日 。
它与寒食节、清明节合称我国古代的三大鬼节,每年主要集中在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祭祀活动,但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传统 。也有一些地方从七月初就开始祭祖的仪式,在夜里将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后一日三顿茶饭的供奉直到七月结束 。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鬼门大开,阎罗王特许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接受后人的祭,而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就会飘荡在人间寻找食物 。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相信在中元节期间祖先会返回阳间的家中看望子孙后代 。因此,民间会在中元节,祭祀先人,超度亡魂 。
中元节的来历和传说
道教传说
“中元节”之名起于北魏,“中元”是道教的说法 。道教经典称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 。又将“三元”与“三官”相配,说天官神主赐福,生于正月十五 。
道家以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地官赦罪之辰,届时地官检查、考校天上地下神仙、凡人、动物的表现,以便定罪免刑 。东汉《老子章句》引《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 。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
又《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 。”
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道教会举行“中元普渡”,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顺带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
佛教传说
- 东阿阿胶集团 东阿阿胶产地
- 如何看待拜登在机场遭到蝉的“攻击”?
- 马努吉诺比利为什么说他是“二十分钟乔丹”?你怎么看?
- 明天是“女神节”,你准备送给你的女神什么礼物?
- 12楼层有什么说法
- 印度“牛粪饼”一盒30元,产品常常卖到脱销,到底有什么用处?
- 关于友情的现代诗歌 关于友谊的诗歌
- 如何用婚姻心理学中的“木桶定律”来滋养爱情和婚姻?
- 如何经营微信朋友圈,才能让男神主动“撩你”?
- 马上就“出伏”了,今年哪天出伏,出伏后还热吗?如何防秋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