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会变好的孩子成了悲观者,如何才能教出真正乐观的孩子?

当孩子处在婴儿期,当如果能感受到自己的生理需求被更多更快的满足,虽然不能表达,但是能够感受到被关注,被照顾的时候,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相信自己是受欢迎受重视的 。那么从依恋关系的理论出发,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安全感,是快乐与自信产生的基础 。
当孩子处在儿童期,开始更多与父母的互动和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如果有父母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能够自如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情绪,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孩子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受,即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初步的掌控感 。这也是孩子自我价值逐步形成的开始 。
当孩子处在青春期,如果父母及身边的重要他人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并在此过程中学会拥有权力,承担责任,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为自己负责的人 。若孩子在这成长阶段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很容易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羞愧感,甚至孩子会不信任自己,不会自觉地做事 。面临困难时更容易一蹶不振 。
当然,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如何关注鼓励孩子、如何赋予孩子权力和责任的确是需要我们持续学习和实践的 。
乐观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的影响,需要从小培养 。
嫁给哈里王子的梅根,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为了支撑生活,辛苦打工,一度因信用卡透支严重,而申请个人破产 。除了经济上的重担,由于肤色而带来的歧视,白眼儿更是数不胜数,但是梅根的母亲从不因此而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教会女儿要保持优雅镇静,自尊自爱 。虽然工作辛苦,但母亲一下班就带着玫瑰去公园去海滩,尽一切努力给孩子的创造幸福的生活 。
除了养育女儿,梅根母亲也没有放弃个人努力,她一边打工一边提升自己,成为了一名瑜伽教练,还考到了精神顾问的执照,工作和生活因此越来越好 。梅根在接受访问时称,母亲有一颗自由的灵魂,我总能得到她的安慰和支持 。
在母亲的影响下,梅根也变得自信而乐观,哪怕和王子交往也不认为自己是高攀 。

相信未来会变好的孩子成了悲观者,如何才能教出真正乐观的孩子?

文章插图
在孩子面前,避免消极悲观的语言,多说积极自爱的话,和孩子一起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
乐观并不意味着生活在幻想世界中,故意忽视现实中的困难或消极方面 。相反,它意味着深入了解现实,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
告诉孩子,没有"完美的生活","完美的家庭"和"完美的人"这样的事情 。即使我们努力生活,也难免遇到困难 。但是,我们可以用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就 。
当孩子抱怨或批评他人时,不要支持他们的言论 。相反,倾听他们,同时提醒他们,没有人是完美的 。
当孩子自己犯错的时候,不要过度关注在错误的本事,人没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只要能改正就可以 。尤其是批评的时候,同样要让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 。孩子在听取批评时,也在学习批评的方式 。
比如,爱因斯坦就有一对非常乐观的父母 。小时候,爱因斯坦说话很晚,父母虽然有些担心 。但依然对孩子充满了信心,父亲还常说,别看儿子不说话,如果有一天他开口说话了,那肯定会是个了不得的话痨 。
相信未来会变好的孩子成了悲观者,如何才能教出真正乐观的孩子?

文章插图
父母这种宽容和乐观的品质,在小爱因斯坦的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大家都熟知的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就很能说明问题,当手工课老师嘲笑爱因斯坦做的小凳子太难看,爱因斯坦能够大大方方的拿出自己的前两个作品 。而后理直气壮地说,第一个,第二个小板凳比第三个还要差一些 。最后一个虽然还不是很好看,但比起前两个,总要好一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