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 。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
【译文】 大凡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敌人腹地,士卒们心志专一,敌人不能战胜我;掠夺敌人富饶的乡野,三军的粮食给养就充足了;认真养练部队,不使他们疲劳,鼓舞士气,积聚力量;部署兵力,设计谋略,要使敌无法测知我方虚实、意图;把士卒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至死也不会败退,死都不怕,士卒自然人人尽力作战 。士卒真正深陷危亡之境就无所畏惧;无路可走时反而军心稳固;入敌境纵深之地,士卒自然依附而不敢涣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必然会拼死战斗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不用整治,也会加强戒备;不用征求,下情自然上达;不用约束,也能亲和互助;不用申令也能遵纪守法;迷信活动自然停止,士兵也不再疑虑,至死也不会逃逸 。士卒们不留多余的财物 ,不是他们厌恶财物;士卒们不顾生命危险,不是他们不想活命 。作战命令发布的时候,士卒们坐着的泪湿衣襟,仰卧的泪流满面,一旦把他们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时,便都有专诸、曹刿一般的勇敢了 。
【原文】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他指挥的部队就如”率然”一样 。”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 。击它的头部,它的尾部弹过来救应,击它的尾部,它的头部弹过来救应,击它的腰部,它的头尾一齐弹过来救应 。或问:军队可指挥得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 可以 。吴人与越人是相互仇视的,当他们同船过渡突遇大风时,他们相互救助起来如同左右手 。因此,缚马埋轮,是不足以倚恃的稳定军阵的办法;三军严整、勇敢如一人,靠的是治军有方;勇敢的人和怯弱的人都得以发挥其战斗力,靠的是巧妙地运用地形 。古代善于用兵的人,能使部队携手如同一个人一样服从指挥,是将部队置于不得已的情况下形成的 。
【原文】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 。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 。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 。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 。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
【译文】 统帅军队这种事,要沉着镇静而幽密深邃,公平严正而整肃有方,能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无知 。常改变所行之事,常变更所设之谋,使人无法识破用意;驻扎常变地方,行军常迂回绕道,使人无法捉摸真实意图 。将帅给部队下达战斗命令,像登高抽去梯子一样,使士卒有进无退;将帅与士卒深入诸侯重地,捕捉战机,发起攻势,焚舟毁桥,砸烂锅灶,像驱赶群羊一样,赶过去,赶过来,没有谁明白到底要到哪里去 。聚集三军之众,将他们置于危险的境地,这就是领兵作战的职责 。各种地形的灵活运用,攻守进退的利害关系,士卒在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规律,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翻译简短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原文及翻译
- 韩愈的晚春古诗默写和解释 古诗晚春全文的意思
- 登岳阳楼的意境及情感 杜甫登岳阳楼赏析
- 核舟记译文简短 核舟记翻译及原文
-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普及到了哪些地方?为什么有些人从小到大都没吃过?
- 你知道“年”的来历吗?
- 吕氏春秋白话译文 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
- 圆觉经原文及译文 圆觉经原文白话文
- 大学原文逐句翻译 大学原文翻译及注释
- 闲情赋陶渊明原文 闲情赋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