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变化?( 六 )


比如说,口欲期的孩子表现在专注吃东西,和体验吃东西的快感,为啥那么小宝宝嘴里要叼一个奶嘴啊,只有这样才开心啊;如果这个时期发展的不顺利,那么这个孩子成年后,你可能会发现身边多了一个爱咬指甲的成年人;
肛欲期指孩子学会了排泄,并学会如何要排泄和如何放弃等,发展不顺利会成为肛门期停滞人格,就像守财奴里的主人公,成为嫉妒吝啬的人,等等 。所以,这个阶段不要强迫孩子排便,要引导孩子如何正确排便,避免自我保护意识过强 。
更具体详细的内容网上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行了解,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所以,在不同阶段孩子都一定的心理诉求,以及在这种心理诉求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举动,我们只要关注这些行为举动是不是在对应的阶段发生了异常就可以了 。
孩子都是纯洁的,好多心理变化都会写在脸上,很明显,所以只要是留心观察,总能发现 。
所以,孩子的情绪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信号 。
比如,时常沉默的孩子,对外界的反应冷淡、鄙视,不太愿意和别的孩子玩,这是为什么?可能孩子心理有些孤僻,他真的不愿意和别的孩子玩吗?肯定不是,只是他很纠结,内心脆弱,敏感,缺乏社交经验等,是他们想去交流却又害怕受到伤害,有了失败的经验之后,索性就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冷漠而敌视 。
那是说明原因呢,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太多,让他失去了更多和外界交流的机会?生活太单一,精彩的东西太少了?
孩子有没有经常出去玩,有没有参与各种集体活动获得和同伴交流的机会?
我们对孩子的陪伴够不够?家长本身是不是一个开放的、善于言谈的人?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就去问问孩子,聆听他的想法,他会告诉你答案 。
举个例子,我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不想去幼儿园,出现哭闹,拒绝出门,想爸爸妈妈的表现,这和以往觉得幼儿园的饭都比家里好吃的他判若两人 。最初问他原因他不说,后来我们引导他让他分享他在幼儿园的故事,哪些是开心的,哪些是不开心的,他告诉我,小朋友抢他玩具,很不开心,所以他推了小朋友,老师批评了他,很不开心 。这样我们才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后来结果和老师的沟通、孩子的沟通,才抚平他的不开心 。
我觉得有效的几点跟您分享一下:
多带孩子出门,串门、参加集体活动,去社交 。只有把孩子放到孩子堆里,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才能学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绪;只有把孩子放在孩子堆里,孩子才能学会如何与同龄人交际,沟通,才能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只有把孩子放在孩子堆里,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区别,才能及时认识到孩子的变化 。
不过分保护孩子,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承担责任 。害羞、沉默、孤僻、自闭等情况很多都是由于家长过分保护造成的,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几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让孩子学会了躲在家长后面 。让孩子更多的面对问题,面对困难,更能发现孩子的心理状态的隐患 。
另外,就是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睡觉、饮食等等;我们希望孩子的心理是健康活泼的,家长本身就要做出好的榜样,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就是不健康,那孩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想要获得更多的关于孩子心理内容的知识请关注我,我是奶爸煮夫,让我们共同成长!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对于家长来说主要要掌握孩子关键的三个叛逆期,第一个是:幼儿期,2-3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出现不听话对很多事物的认知不清的情况下做出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所以这个阶段一定要有耐心,多鼓励孩子!第二个是:儿童期,在7-9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的意识越来越强,有些地方不想受家长的限制,这个时期的孩子一定要多引导,少限制孩子,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陪伴他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第三个是:青春期,12-18岁,由于生理的变化,孩子的性格和心理状况变化很大,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少去控制孩子,正确的引导,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这样孩子会很容易接受家长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