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为什么家家早晨起来插艾条?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核心风俗之一,其来源要从屈原说起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怀石投江后,人们为了保护江中屈原的躯体不被鱼虾之类啃食,于是就把米装到竹筒中扔到汨罗江内,吸引鱼虾食用,以求它们不去啃食屈原的躯体,通过这种方式来祭奠屈原,以及表达人们对这一爱国诗人的敬重和惋惜之情 。后来以筒装米投江便流行起来 。而在这之后,相传屈原托梦给百姓说是米投入江中都被蛟龙吃了,需要用艾叶包起来,再用五彩绳捆扎,这样就会使蛟龙害怕,而不去吞食 。久而久之,便逐渐有了后来的粽子 。所以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一个象征了!到晋代的时候就定为端午节食物的!
为啥喂鱼虾的就变成喂人了呢?我觉得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每个节日都要吃点什么,所以端午节也不例外,而粽子在端午节又是必备的,所以就把它定为食物了 。而且通过吃粽子来怀念屈原比投入江中要节约多了!
至于插艾叶,那是因为要辟邪 。因为五月开始有疾病流行,而且毒虫也多了,所以通过插艾叶来驱病驱虫!另外由于屈原在这一天投江,人们认为这一天失去了一位爱国诗人很是不吉利,所以就觉得是恶日,插艾叶也是为了辟邪!那为啥要用艾叶呢?一方面是因为前面说的托梦一因,另一方面是因为艾叶确实有解毒之功效,所以才会选择艾叶!
小编能力有限,如有不足请见谅!也一样你能多多点赞评论支持,多谢!
吃粽子喂鱼、虾、螃蟹 。免得他们吃屈原 。五月有邪恶,用艾蒿驱邪气 。
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使江鱼不要吃了屈原的身体,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后演变为吃粽子了 。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
艾叶:又名家艾、艾蒿,是菊科植物 。其茎、叶都含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 。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为什么家家早晨起来插艾条?】纪念屈原,也是防蚊虫,袪百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