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二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章插图


上面说到的皇冠、凤冠、衮服等珍贵国宝在出土后,由于氧化,逐渐失去光泽,已不复出土时的风采;由于袍服的材质娇贵,当时考古人员处理袍服时却用软化剂涂抹在衣物上,故而这些袍服几个月后又黑又硬,加之文物研究所的库房简陋,四面漏风,这些袍服出土后不久便成为了碎片,现在我们在定陵博物馆所能看见的完整衮服龙袍其实是复刻的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章插图



万历皇帝的棺材由金丝兰木打造,本来就是文物,而在开挖时,当时的理念并未将此当做文物对待,被暴力拆开后当做垃圾扔至山沟中,当文物工作者反应过来时,回山里寻找却已不见踪迹,很可能被村民捡回家做了柴火或者家具 。现在陈列于定陵地宫的棺材也是后期由水泥重建的 。1966年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定陵被称为“牛鬼蛇神”遭到批斗,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皆被焚毁,这使得吴晗本欲研究万历皇帝生前是否吸食大麻的项目破产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章插图


定陵的开挖带来的文物损坏是考古界和历史界的一大悲剧,但对于历史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的意义 。万历皇帝是出了名的二十余年不上朝而饱受诟病,在史料中万历皇帝主要是由立储问题引起,但经过定陵的挖掘,专家发现了万历皇帝患有严重腿疾,这也为万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找到了另一个方向的突破口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章插图


与此同时,万历皇帝的陵墓中只有两樽皇后同葬,左右两侧的配殿空空如也,并未葬入万历皇帝的爱妃郑贵妃,这与《明史》中百官阻止郑贵妃葬入定陵的记载是一致的 。因而也印证了明朝的政治体系中,皇帝是比较憋屈的,正如《万历十五年》里说到的,连立储都受大臣们的拼死抵制,万历皇帝也是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文章插图



其次,虽然文物氧化严重,但其中展现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甚至是失传至今都无法复制 。万历皇帝棺椁中出土的金冠是用518根直径0.2毫米的细金丝手工编织,质地均匀,疏密一致,二龙戏珠样式中的龙首、龙身、龙爪均是独立制作,但丝毫看不出焊接痕迹 。织造龙袍所使用的缂丝技术失传已久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开国之时,生活俭朴,由于缂丝工艺复杂,造价高昂,人工制作最快也只是一日一寸,制作一件缂丝长衣需要数年之久,故而朱元璋下令严禁缂丝制作服饰 。直到明宣德年间,缂丝才在皇室奢侈之风下重现世间,而万历皇帝的衮服不仅由缂丝制作,且需要加上孔雀羽、真金丝线等工艺,算是无法完全复刻的绝世孤品 。
与此同时,定陵开挖过程中的惨痛教训,也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对于帝王陵墓保护的力度,在此之后,郭沫若提出开武则天墓时,被一口否决,并由国家做出明确指示,即“十年内不开皇陵” 。

综上所述,定陵的开挖对于我国考古界和历史界是一个前车之鉴,在技术条件尚未成熟时,不应对古代陵墓进行开挖,这也是我国目前明确测定出一些帝王陵墓却不加开挖的原因,正是这个前车之鉴,也才有利于我国对于古代文物以及历史遗产的保护 。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说起定陵,大家可能都不陌生 。因为定陵的主人是明朝那个非常有名的,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