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唐朝的中后期,日本也派来“遣唐使”,以学到唐朝的先进文化为骄傲,而中秋节这一习俗,也是这一时期传到了日本 。至今日本仍有过中秋节的习惯,日本人过中秋节不吃月饼,却学到了唐朝另一种美食,叫做“唐朝团子”,跟现在的大福差不多,在中秋节这天,他们会一起吃团子,祭拜月神 。值得一提的是,中秋节是唯一一个,和中国过节时间一样的节日,都是在农历的八月十五 。
中秋节起于唐朝,但是真正兴盛,却是在宋朝 。历史上一直流传“强唐弱宋”的说法,但其实并非如此,宋朝只是军事能力稍弱,但是文化发展,却并不比唐朝时期差 。每年到了中秋节,宋朝人民都会提前准备吃食,有钱人甚至会包下酒楼,在酒楼之上,和亲朋好友一起赏月,不亦乐乎 。宋朝的吴自牧在《梦粱录》里写道:
宋朝人过中秋,讲究与民同乐,似乎在这一天,人们都能放下所有哀愁,沉浸在中秋佳节赏月的欢喜之中 。上到王孙公子,下到贫民百姓,大家都引吭高歌,对月吟诗作对,一片和谐景致 。除了喝酒玩乐,人们也渐渐对月亮产生了期盼,把这种愿景加在了赏月上 。金盈之在《醉翁谈录》记载:
中秋节除了吃吃喝喝,还流行“拜月” 。这种方式很像以前的人们拜魁星,男人希望月神保佑,能够仕途畅顺,女子也乞求福祉,能够得到嫦娥的恩赐,变得貌美如花 。这样的活动,在宋朝层出不穷,虽然没有什么实质作用,但也成为了一种风尚,盛行一时 。
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宋朝得到了大力提倡,不仅民间热闹非凡,就连皇家也会举办宫廷舞会,邀请大臣共同赏月,以示皇恩浩荡 。而这种热闹的景象,在后来的元明清朝,却很难见到了 。过节的花样也渐渐少了很多,大多都是延续前朝,吃月饼、赏月,看歌舞,已经没有什么新意 。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记载:
虽然后来的中秋节,不复往日的盛况,但在官员心里,仍然是一种美好的存在 。因为从元朝之后,官员的放假时间,被一减再减,只有几个传统的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等会放假 。而中秋节,也是难得的放假节日之一,即便不热闹,官员也会趁这个时间,好好和家人放松一下,聊胜于无 。
一、吃月饼
月饼在古代,又被称为芙蓉、荷花等,中秋节吃月饼,象征着阖家团圆之意 。苏东坡曾有诗云:
在古代,中秋节就已经流行吃月饼和相互赠送,表达自己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月饼最开始是用来祭祀之用,到了唐朝才渐渐成为大家喜爱的食物 。古人赏月的场景,往往是三五好友,加上几块月饼、美酒佳肴,算是古人的标准配置 。
二、猜灯谜
【中秋节是怎么发展至今的?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猜灯谜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是一种为了增加节日趣味性的游戏 。在中秋佳节的时候,“花市灯如昼”,往往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花市上也有很多花灯,上面写好了灯谜,等才子佳人们一起来解谜题 。这一活动,无疑是将男女们之间的好奇心,聚集在了一起,在花市街头,不知道充斥了多少,痴男怨女的独单心事 。
三、观潮
看潮起潮落,最好的时间就是中秋节前后 。古人观潮,是一件十分盛大的节日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诗:“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描述的就是人们观看潮水的景象 。
除了观潮之外,还萌生了另一种衍生行当 。每年到了中秋节前后,会有一行专门的“弄潮人” 。顾名思义,就是在潮水中表演的人们,像是古代耍杂耍的,想要看弄潮表演,一般都要给钱,才能看到,节目类似现代的水上滑板 。直到现在,在南方的江浙等地,中秋节也有很多人去观潮,成为了一种传统 。
- 老婆有别的男人怎么办
- 关于惊喜的唯美句子
- 励志早安心语经典短句
- 在衣邦人定制新郎礼服,款式多么?价格怎么样?
- 双十一是什么节日意义 双十一的节日
- 育儿讲座越听越迷茫怎么办?
- 聚美优品广告词分析 聚美优品 广告词
- 股份合同怎么签才有效 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本
- 大家买车都有哪些赠品?
- 那些丁克一族,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