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熬夜与玩兔儿爷
熬夜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在古代的中秋节,却另有一番说法 。老人们认为,中秋节这天熬夜,可以得到福祉,熬得越晚,人们就会越长寿 。因此中秋节这天孩子和大人们,都一边赏月,一边熬夜 。对于孩子来说,中秋节的意义不大,就是能吃点好的,还萌生出一种玩具,叫做兔儿爷 。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兔儿爷 。兔儿爷最开始,就是为中秋节而生的,是人们参照月宫玉兔而制作的一种玩具,中秋节这天,家长会给孩子们买兔儿爷玩,乞求身体健康 。
经过了漫长历史变迁,古代流传下来的中秋节文化,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就剩下一个吃月饼 。但是中秋节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的人们都太忙了,忙到没时间多陪陪家人,于是中秋节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过的不是中秋,而是一份团圆 。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嫦娥仙子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南方一些地区比较盛行,是中秋节来源之一 。
传说,八月十五这一天,有一个贼人趁后羿外出打猎之际,偷偷潜入后羿的家中要非礼他的妻子嫦娥,谁知嫦娥是一个刚烈忠贞的女子,拼死不从贼人 。于是,嫦娥就把后羿偷偷放床底下的毒药拿出来吃了 。
谁知道,嫦娥把一葫芦霞光闪闪的“毒药”全部吞下去后,竟然白日飞升,化身为嫦娥仙子,飞向了月球,并住进了广寒宫,从此跟后羿天人两隔 。

文章插图
后羿一直对妻子嫦娥念念不忘,于是在以后每一年的八月十五里,即中秋节之时做一些跟月亮相似的饼——月饼,以及放孔明灯来纪念妻子嫦娥,希望嫦娥能够有一天会飞回来跟他团聚 。
这就是中秋节的来源之一,并在后来流行起来,被黎民百姓们当成家人团聚的喜庆好日子 。
根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并盛行于宋朝,在明朝清朝时期,跟元旦节日齐名了,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
那么古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呢?

文章插图
我们首先以北宋为例吧 。八月十五中秋节,北宋京师,全城的人不论贫富或者男女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得到月亮神的保佑庇护 。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的风俗在朝野上下更加盛行了 。许多地方会有赏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活动 。
进入现代社会后,我们依旧在中秋节这一天搞活动,比如摆上月饼、柚子、苹果、红枣、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柚子是绝对不能少的 。在月光下,将月饼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大家依次拜祭月亮 。接下来,大家开始吃月饼、柚子,并开始放孔明灯升空……
如今,中秋节很快就要到了,大家家里的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又是怎么样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

文章插图
- 老婆有别的男人怎么办
- 关于惊喜的唯美句子
- 励志早安心语经典短句
- 在衣邦人定制新郎礼服,款式多么?价格怎么样?
- 双十一是什么节日意义 双十一的节日
- 育儿讲座越听越迷茫怎么办?
- 聚美优品广告词分析 聚美优品 广告词
- 股份合同怎么签才有效 股份合作协议书范本
- 大家买车都有哪些赠品?
- 那些丁克一族,现在都过得怎么样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