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六 )


文章插图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文章插图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文章插图
清乾隆 青花、描红三清诗茶碗
他还谕令调配“三清茶”,“三清”指的是梅花、松子和佛手,其实是一种无茶之茶 。喝的时候,有时会加入真正的茶叶,比如龙井 。
他还有一种御制的茶叫“荷露茶”,指的是泡这种茶用的水,必须是荷叶表面收集的露水 。
我从典籍里面把“三清茶”的配方、制法复原出来,如今我们现代人也可以享用这种茶了 。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文章插图
明·文征明《茶事图》局部
201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在位于嘉义太保的南部分院做了一个茶文化的常设展,叫做《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 。在这个展览上,我根据明代文征明和陆师道的茶画,复原了一间明代的茶寮 。
明代很多文献里面都提到说,一人品茶得神得幽,两三人品茶得趣得味,七八人喝茶那就叫施茶,不叫品茶了 。
因此,我在展览上摆了一个现代茶席,上面只有四个杯子,这个理念也是来源于明代人 。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文章插图
廖宝秀根据古画复原的明代茶寮
我觉得,今天人的生活跟古人的生活其实没有两样,我们只是古人生活的延续 。
我相信,所有爱茶的人都各有他偏好的项目 。我自己研究器物,我的个人爱好和我的研究、我的工作可以一起结合 。所以我也非常感恩,我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
部分图片来源:故宫出版社


中国茶文化怎么样?

文章插图
本人喜欢喝茶,因此对中国茶文化略知一二,在此谈点看法 。或也可以被视为知识普及 。
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茶,各国茶树引种、饮茶风尚等,都受到中国直接或间接影响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据传说,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在《尔雅·释木篇》中已有关于茶饮的确切记载 。
我先概述一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3000多年前的周代,茶叶已经有了多种用途 。秦扫六合,统一中国后,饮茶之风逐渐东延 。西汉时,饮茶已成为达官显贵一种高雅的消遣 。三国时代,饮茶之风日盛,有些豪门甚至以茶代酒 。至两晋、南北朝,茶成为待客礼仪和社交手段,“客来敬茶”、“以茶会友”自此形成 。到了唐代,茶事兴旺,“比屋皆饮”、“投钱取饮”成为一种世风并延续至今,形成中国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
中国的茶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慕诗客” 。在中国有“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之说,仅钱时霖撰注的《中国古代茶诗选》,就收有200多首诗人品茗佳作,脍炙人口 。例如,白居易一生嗜茶,留下茶诗50余首 。他的名作《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佳句 。苏东坡的《次韵曹辅寄壑试焙新茶》中的最后两句“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比喻非常贴切,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
茶不仅“慕诗客”,而且“爱僧家”,这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个特点 。茶与佛,因缘久长 。中国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茶与禅宗关系极为密切 。佛教坐禅饮茶有文字记载,至少可上溯至晋代 。东晋高僧怀信的《释门宗镜录》,就有“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 。使唤童仆,要水要茶”的记载 。1989年9月9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居士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写的五绝,是又一范例:“七晚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喝茶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