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一句翻译 陋室铭翻译译文( 三 )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 , 引古人之言 ,  收束全篇 ,  说明陋室“不陋” 。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 , 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 。这样的结句 , 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 , 但结合题意 , 却是妙手天成 。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 , 孔圣人的肯定 , 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 , 论文当有论据 , 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 , 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 , 充分而不可辩驳 。

陋室铭一句翻译 陋室铭翻译译文

文章插图
【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 , 字梦得 , 河南洛阳人 , 自称“家本荥上 , 籍占洛阳”[1][2] , 又自言系出中山 。[3]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 有“诗豪”[4]之称 。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 , 进士及第 ,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 , 为杜佑所器重 , 后从杜佑入朝 , 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 , 与柳宗元 , 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 , 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 , 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 , 赠户部尚书 。
刘禹锡诗文俱佳 , 涉猎题材广泛 ,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 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4][4] , 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 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 , 论述天的物质性 , 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 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 , 存世有《刘宾客集》 。
陋室铭一句翻译 陋室铭翻译译文

文章插图
【陋室铭一句翻译 陋室铭翻译译文】
陋室铭一句翻译 陋室铭翻译译文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