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毕 。谢邀 。感谢被推荐到首页,虽然关注者少 。无碍绝世才情 。

文章插图
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 。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明季北略
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一路势如破竹,全辽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已是残局 。而熊廷弼只身入辽,力挽狂澜,上任不过一年,使局势大为改观,后金一年之中亦无法破局,被迫陷入消耗战,熊廷弼成为努尔哈赤当时最头疼的人物 。如朝廷肯专任熊廷弼,一举复辽或未易,固守辽东足有余 。
可惜熊廷弼为人暴躁易怒,不易相处,纵有才华,在朝廷之中却难免遭馋言诽谤,故而熊廷弼只能草草下课,而继任者袁应泰一改熊廷弼主守之策,反中后金之计,辽阳兵败后,辽东失手,熊廷弼之心血付诸东流 。
熊廷弼再次起复之际,辽事并非全无可为,后金东有朝鲜,西有蒙古,南有大明,完全陷入明军及其盟友的包围网中 。依熊廷弼的策略,凭借辽西与登莱的明军为主力,朝鲜,蒙古为牵制,进行大规模反攻,从战略上看是可行的 。
可惜王化贞与熊廷弼经扶不和,熊廷弼的策略难以施展,而王化贞又轻信蒙古林丹汗和孙德功,草率进攻后金,虽然期间毛文龙在镇江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引起了努尔哈赤对其南部防线的警觉,总体还是得不偿失 。后经广宁大败,辽西崩坏,此王化贞之罪 。以熊廷弼之能,辽西走廊或许可以一守,可熊廷弼恼怒王化贞,又不愿担战败之风险,故尽弃全辽 。
大明朝是个充满意外的朝代,原本首罪当诛的王化贞投靠了正得势的阉党活了下来,而本来应该有机会戴罪立功的熊廷弼却因为和东林党的交情被传首九边,一代将才就此星陨 。
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时 。抒诚效命 。所奏诸疏 。具见忠鲠 。而其时主闇政昏 。不惟不用其言 。转致身罹重辟 。深可悯恻 。
熊廷弼,字飞百,湖广江夏人 。自幼家境贫寒,聪颖好学,一边劳作一边读书 。万历二十五年,29岁的熊廷弼考中乡试第一名,也就是省部组织的考试,考中了解元 。第二年又考中进士,也是学霸级的人物 。考中进士,被授予保定推官,从此走上仕途 。他是个文人,古代的文人不只是读书,他们是文武兼修的,他擅长左右开弓射箭 。明代又很多文人,同时又是牛人,像熊廷弼,后来的袁崇焕,卢象升 。

文章插图
万历三十四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和巡抚赵祺放弃宽甸六堡八百里地域,拱手让与努尔哈赤 。我发现这个李成梁老是在帮努尔哈赤,李成梁卸任总兵前,打垮了蒙古部落,击败了叶赫女真,唯独不攻打建州女真,并且还一个劲的像朝廷请封努尔哈赤,当总兵三十年,李成梁养寇为患,从1583年到1589年,默认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终于为大明培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

文章插图
【明末将领熊廷弼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李成梁受到弹劾,熊廷弼做为巡按御史,负责查清李成梁案 。经过详细调查,上书朝廷罪行不“可胜诛” 。那熊廷弼牛在哪里,牛在与努尔哈赤的几次对决上 。
熊廷弼刚到辽东时,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认为“建州女真饮食性情与了同,志在我大明 。”针对骑兵的特点,实行了“实内固外”,“以夷制夷”的方略 。其中的实内固外又分为“屯田积储”和“修边并堡”两部分 。以步兵付骑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派上骑兵对砍,其次是修建城池,打攻防战 。“以夷制夷”就是挑动女真其他部落与建州女真的关系,使努尔哈赤疲于应付应付,无暇对外这用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