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说:“那么,先生将依从方外还是依从方内呢?”孔子说:“我孔丘,是苍天施给刑罚的人 。即使如此,我未能超脱,我还是与你共游于房内 。”子贡说:“请问用什么方法呢?”孔子说:“鱼相生于水,人相生于道 。相生于水的鱼,掘地成池而供养丰足;相生于道的人,彷徨无为而心性平静 。所以说:鱼相忘在江湖中,人相忘在大道里 。”子贡说:‘请问什么叫不同于世俗的方外之人?”孔子说:“不同于世俗的方外之人,不同于世人却与大自然相合,所以说:大自然的小人,但是人世间的君子;人世间的君子,也就是大自然的小人 。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1),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 。无是三者(2),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3) 。”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 。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己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4) 。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宜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5),梦为鱼而没于渊 。不知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6)” 。
【注释】
(1)孟孙才:姓孟孙,名才,鲁国人 。
(2) 是:此 。指涕泪、悲伤和哀痛 。
(3) 回壹怪之:谓我颜回感到奇怪 。壹:语助词 。
(4) “且彼”两句:意谓孟孙才认为其母在变化中虽有变动之形,其心并无损耗;虽有惊扰,而并无精神之丧 。骇:动 。旦宅:通“怛咤”,惊扰 。情:精神 。
(5) 厉乎天:谓至于天 。
(6)“乃入”句:意谓进入虚空寂寥的自然境界,而与大道浑然成为一体 。聊天:虚寂的自然境界 。
【译文】
颜回请教孔子说:“孟孙才母亲死了,他哭丧的时候没有掉眼泪,看不出有悲伤,守丧期间也不哀痛,没有这三者,竟能以善于处理丧事而名扬鲁国,难道真有名不副实吗?我颜回感到很奇怪 。”孔子说:“孟孙才已经尽到治丧之礼了,并且超了知晓服丧礼仪的人,他想简化办丧礼仪却办不到,而他实际上已有所简化了,孟孙才不知人为何生,不知人为何死 。他不知求先生,不知寻后死 。他像是正在变成一物,他在等待一种自己也不知道将要变成何物的变化!况且正要变化时,又如何知道不变化呢?正在不变化时,又如何知道已经变化了呢?只是我和你,正在做梦而没有睡醒呢!孟孙才认为他母亲在变化中虽有形体之动,其心并无损耗;虽有惊扰,而无精神之丧 。孟孙才独自觉醒,别人哭泣,他也跟着哭泣,所以才如此哭泣而不哀痛 。世人看到自己暂时有了形体,就相互说‘这是我’,怎么知道暂时有了形体的‘我’,就是属于‘我’呢?你做梦变成鸟就想飞向天空,做梦变成鱼就想潜入水中,不知道现在说话的我,是在醒着呢,还是在做梦呢?人的内心忽然快乐时,是来不及笑的;矢志突然发出时,又来不及安排是否妥当;只有任凭大道安排而由其变化,进入虚空寂寥的自然境界,与大道浑然成为一体 。”
意而子见许由(1) 。许由曰:“尧何以资汝(2)?”意而子曰:“尧谓我:汝必躬服仁义而明言是非(3)’ 。”许由曰:“而奚来为轵(4)?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5),而劓汝以是非矣(6),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7)?”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8) 。”许由曰:“不然 。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9),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10)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11),据梁之失其力(12),黄帝之亡其知(13),皆在炉锤之间耳(14) 。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15),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16)?”许由曰:“噫!未可知也 。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17)!吾师乎!整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18),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
- 月子里老公不帮你带孩子,因为他白天要上班,晚上却在你旁边呼呼大睡,你会生气吗?
- 宝宝大便图解 宝宝大便
- 婴儿感冒怎么回事 宝宝感冒
- 2岁宝宝早餐食谱大全 宝宝食谱书籍推荐
- 5岁宝宝早餐食谱大全及做法 1.5岁宝宝食谱
- 中医到底是真的治病还是安慰剂的效用更大?
- 怎么减肥,减掉大肚子,最好通过饮食就能瘦?
- 奇门遁甲是什么,为何大家都信它
- 汗蒸十大禁忌
- 转运前的五大征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