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练习略)
◎教学设计背后的思考
情境设计:本节课,问题情境的设计从“统计学”的角度切入,用“大情境+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出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 。
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可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也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授课教师呈现出3位教师家庭支出情况统计表,选项多、数据多,在比较哪位老师家生活水平高时,学生会提出多种可能结果,问题设计开放性强,有一定的挑战性 。
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来自于自己的现实生活,从提出“比一比谁家的生活水平更高”这一生活问题入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用“分数表示出几分之几,再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这一数学问题,再进一步体会产生百分数的必要性,构建百分数的概念,从而更好地解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 。
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难点是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形成的过程以及体会产生百分数的必要性 。
在难点的突破上,学生经历了从数量关系开始建构百分数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比较3位教师的生活水平时,经历了猜测、选择、尝试、比较一系列过程 。最初只通过总支出这一个数据比较,然后选择食品支出和总支出两个数据;选择两个数据后,又要建立这两个数据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其实就是在从头开始建构百分数 。百分数的建构源于除法,当学生找到食品支出和总支出的除法关系时,也就找到了它们之间的份数关系 。随着数量关系的建立,学生关于百分数的建构也就开始了 。
当学生一致同意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3位教师的生活水平时,授课教师又适时抛出问题,让学生经历思考的“困境”——要比较更多家庭的数据怎么办?让百分数的出现水到渠成,这个过程足足花费了近40分钟,但是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这是学生建模的过程 。
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用写一写、画一画的方式,多角度刻画百分数的意义 。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对百分数的意义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比如对于100%这个数据,用图形描述它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涂出一个圆,就大小而言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画没有突出百分数的意义,而画图的目的就在于直观地表示百分数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100份上 。这100份,有的是教师提供的,有的是学生自己找到的,无论怎样获取,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另外,本节课采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增强任务感,让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中来,大家围绕一个主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一部分学生在最初阶段往往不能准确描述百分数的意义,这是正常现象,也正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 。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听”“互相学”就会极大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基于差异的共享式学习 。最后,经过汇报、提升、总结、归纳,明确百分数不仅能描述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还能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
(作者单位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生活中的百分数以及它的含义 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说出含义】《中国教师报》2018年08月22日第5版
- 珍惜平淡幸福生活的励志语录 简单而又幸福生活的句子
- 男女朋友不能说生活不能说工作,我该和他聊什么?
- 职场中的汇报材料空洞如何改变?
- 一个人生活需要哪些必备技能?
- 孩子感冒嗓子哑了怎么办
- 如何理解“生活带着微笑,生活才会给你色彩”?
- 时尚情侣戒指品牌有哪些?
- 镜头滤镜的种类
- 生活中太多无奈的心情说说 形容心情很低落的句子
- 卫生间如何去霉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