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的数学课是如何打磨研究出来的?如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如何通过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具有儿童立场、学生视角?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提出构建以“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为特征的率性教学,倡导在教学设计上关注知识本源,还原知识产生的原初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有归纳的学习过程 。学校数学学科依托学科委员会成员赵艳辉、杨祎、降伟岩、高敏、许晓博、郁宏、周丽娜等教师展开多轮团队研究,从知识本质的探究、学情分析、情境创设、重难点突破、研究主题的呈现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索 。接下来呈现的《百分数》一课,以及本节课设计的思考,充分展现了学校数学学科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真实样态 。
◎课前谈话
师:课前,老师要做个小调查,你们平时在家都用手机做什么呢?
生1:打电话 。
生2:玩游戏 。
师:我们办公室流行的是什么?是一个记账软件,我把这个软件下载到pad上给你们看看 。找找看哪个是?有一个大大的人民币标志“随手记”(给学生展示软件),看明白了吗?这是记录收支情况的软件 。
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通过3位老师用记账软件整理出来的各个家庭6月份的支出情况(见下表) 。
师:我们仔细看一看这3组数据,你能不能比一比,谁家的生活水平更高一点呢?你想怎么比?
生1:周老师家的生活水平更高,因为她家的总支出是最高的 。
生2:应该先看总收入多少,再看总支出 。
生3:杨老师家生活水平高一点,因为她每项都比较高 。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在食品、居家、服饰这么多选项里,哪一项是解决生存第一需求的?
生4:食品 。
师:是的,下面我们就结合食品支出和总支出这两个数据去看看,想一想,应该比较些什么?
生5:我觉得应该求食品支出和总支出的比 。要是家里人多,食品支出也高,那就看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多少来说明生活水平高不高 。
师: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并点头)
师: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
小组学习,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共同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谁愿意读一下学习指南?(出示学习指南)
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开展学习,时间为10分钟,学习完成后进入小组汇报 。
生(小组汇报):我们是先算了杨老师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8/27,降老师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3/10,周老师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2/5 。然后通分成公分母是270,杨老师家是80/270,降老师家是81/270,周老师家是108/270 。
师:他们小组用的是什么办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生:用的通分方法,通分后他们是同一单位,看起来比较方便 。
师:那我们就只比较分子80、81、108,就可以比较出这3个分数的大小 。现在我们比较出3家的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高低情况 。
深入探究,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
师:不过统计学家不仅想知道这3家的情况,还想知道更多家庭的生活水平 。下面,老师提供给你们更多的数据,你们打算怎么办?
生(讨论):不行,太麻烦;分母太大,公分母不好求 。
师: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也曾遇到过与你们一样的困难,不过最后他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规定一个数作为分母,谁呢?就是人们特别喜欢用的10、100、1000这样的数,我们就先用100来试一试 。老师帮你们把他们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了,像这样分母是100的分数,数学家们专门设计了一个新的符号——%,用它来代替100这个分母,分子不变,直接写在百分号前面,像这样的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百分数 。那谁能结合杨老师家的数据,说说29.6%表示什么意思?
- 珍惜平淡幸福生活的励志语录 简单而又幸福生活的句子
- 男女朋友不能说生活不能说工作,我该和他聊什么?
- 职场中的汇报材料空洞如何改变?
- 一个人生活需要哪些必备技能?
- 孩子感冒嗓子哑了怎么办
- 如何理解“生活带着微笑,生活才会给你色彩”?
- 时尚情侣戒指品牌有哪些?
- 镜头滤镜的种类
- 生活中太多无奈的心情说说 形容心情很低落的句子
- 卫生间如何去霉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