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13)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朱瞻基,天之骄子,十三岁就被朱棣立为皇太孙,受尽万般宠爱,二十六岁登基,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开创盛世,却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是为何?
朱瞻基是朱棣长子朱高炽与嫡妻张氏所生之子,是朱棣的嫡长孙,他出生之前朱棣做了个梦,梦见朱元璋将一个代表权力的大圭交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
朱棣梦醒之后,觉得十分吉祥,不久就传来朱瞻基出生的消息,他意识到梦境可能会印证在孙子身上,于是赶紧跑去看朱瞻基,发现朱瞻基长得很像自己,还一团英气,就非常高兴,还对人说,“此乃大明之福也” 。
当时是建文元年,因为这件事,朱棣坚定了发动政变的决心,而且对朱瞻基十分宠爱,将其视为自己的第三代继承人 。
永乐二年,朱高炽被立为皇太子,这一年朱瞻基只有六岁,虽然朱棣对身体肥胖还多病的朱高炽不那么喜欢,但对于朱高炽,朱棣几乎走到哪儿都带着,真怕自己错过了朱瞻基成长的某一个瞬间 。
到了永乐九年,朱瞻基十三岁了,朱棣觉得他天资聪颖,于是给他行冠礼,并册立他为皇太孙,提前确定了第三代继承人,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可见朱棣是多么喜爱朱瞻基 。
从那时候开始,朱棣无论是巡幸北京还是出征蒙古,都带着朱瞻基,为的就是亲自培养朱瞻基,而朱瞻基也不负众望,几次跟随朱棣战场杀敌,立下战功 。
后来,朱高炽身体越发虚弱,两个亲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不断陷害他,想要趁机争夺太子之位,朱瞻基挺身而出,几次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让父亲转危为安,并最终帮助父亲在朱棣去世之后,顺利登上皇位 。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去世;八月,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九月,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子 。
但是,由于朱高炽身患疾病,所以他继位仅仅九个多月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朱瞻基人在南京,他得知消息后便准备回京继位,但得知叔叔朱高煦已经在他回京的路上埋伏杀死刺杀他,他便使用计策躲过了追杀,顺利回京继位了 。
朱瞻基刚即位的时候,京城并不稳固,到处都是朱高煦的刺客、探子,为此他妥善安排父亲的后事,并加强京城戒备,为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做准备 。
事实证明,朱瞻基是正确的,因为就在他继位的第二年八月,朱高煦就造反了,要不是他提前安排,恐怕他人还没出京城,就被刺客给刺杀了 。
为了平定朱高煦叛乱,朱瞻基一方面写信劝其罢兵,另一方面积极备战,在劝说不成的情况下,朱瞻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于是果断御驾亲征,采取军事胁迫,并对朱高煦进行内部分化的策略,最终不费一兵一卒,将叛乱给平息了 。
这是朱瞻基继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展示出了一个帝王该有的雄才大略,未来必定是一位好皇帝 。
在平定朱高煦叛乱之后,朱瞻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在朱棣武功以朱高炽文治的基础之上,对内他控制藩王,完善内阁,任用贤能,进行军事改革,还实施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他派遣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加强与外国的交流,并停止大规模战争,对蒙古采取安抚为主的策略,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 。
总之,在朱瞻基在位的十年间,明朝国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他的功绩与父亲朱高炽一起被称之为“仁宣之治”,有人甚至说着父子二人堪比文景,评价是非常高的 。
宣德十年(1435年)1月29日(腊月二十一日),朱瞻基开始生病了,到了春节当天就病重不能上朝了,于是连忙召集众臣觐见,给他们交代了后事,让他们拜见了太子朱祁镇,第二天他带病上朝,处理了一些政务,第三天写下遗诏之后,就病逝于乾清宫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