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全才的皇帝朱瞻基,为什么在壮年时突然意外离世?真相是什么?(15)


除此之外,再没有宫女被朱瞻基临幸的记录了,可见他并不是个好色的皇帝,更何况史书还记载他专情于孙皇后,跟孙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为了孙皇后,他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废掉胡善祥,改立孙皇后为皇后,并立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为太子 。
第三,重金属中毒致死 。
历史上,朱瞻基是个有名的促织天子,也就是斗蛐蛐,几乎到了无法自拔的程度,甚至让官员帮其采购蛐蛐,为此劳民伤财,很多百姓家破人亡,当时民间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的说法 。
既然要斗蛐蛐,就必须要有个罐子装蛐蛐,有人就说明朝的蛐蛐罐是金属做的,而金属是含铅的,长期结束就造成铅中毒,最终导致死亡 。
这个说法也是无法成立的,且不说明朝的蛐蛐罐是不是金属做的,即便是金属,作为皇家器物,怎么可能生产不达标,含铅量过高呢?而且厂家这么做,不是在找死吗?
再者说了,朱瞻基只是用手接触蛐蛐罐,而不是用嘴去吸,玩完之后肯定要洗手,也不可能造成铅中毒 。
第四,吃丹药致死 。
古人通过吃丹药追求长生不老,从而中毒致死的案例还是很多的,因为丹药中含有重金属及一些其他有毒物质,长期服用会造成慢性中毒,最终死去 。
但是,说朱瞻基吃丹药,我认为是不可信,因为炼制丹药的一半都是道士,而朱瞻基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在位期间崇尚佛教,为此修建了大量寺庙,还封了5位大国师、6位禅师,可以说他对佛教的热爱程度,就差自己也出家了 。
我们都知道,佛教理念跟道教差别是很大的,没有追求长生不老一说,反倒是鼓励人生前做善事,死后投个好胎 。
由于受到佛教影响,所以朱瞻基就曾在遗诏中说,“夫死生常理,修短定数”,说生死是常理,寿命长短是定数,也足见他不是个追求长生不老之人 。
以上就是流传比较多的几种说法,都可以很容易被推翻,那朱瞻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我认为,朱瞻基极有可能是因为受伤,再加上家族遗传病,这才英年早逝的 。
受到祖父朱棣的影响,朱瞻基一直都坚信只有天子亲征,才能彻底打败敌人,虽然他没有朱棣那么激进,但他也绝非等闲之辈 。
比如说,朱瞻基还在当皇太孙的时候,有一次跟随朱棣远征蒙古,当时他十五岁,朱棣派他出去侦查敌情,路上遇到了一股蒙古骑兵,一个叫李谦鼓的臣子鼓动他出击,结果他因为贸然出击而被敌人团团围住,激战良久之后也没能突围,好在后来朱棣派去接应的骑兵赶到,这才将他救了出来 。
朱瞻基继位之后,虽然不再发动大规模战争了,但不代表他就放心蒙古人,他曾先后三次巡视北部边界,分别在宣德三年、选得五年和宣德九年,其中宣德三年他也遇到了一伙蒙古骑兵,爆发了著名的宽河之战,以三千骑兵大败过万蒙古骑兵,俘获牛羊及辎重无数 。
我个人认为,史书对宽河之战的描述可能采用的是春秋笔法,要知道朱瞻基当时遭遇的可是骁勇善战的兀良哈部,而且是三千对一万,怎么看都难以相信他会取得大胜 。
最可能的情况是,朱瞻基当时确实出战了,但战败受伤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回去就说他取得大胜了 。
再就是,朱瞻基的第三次巡视北边十分可疑,发生在宣德九年九月九日至十月三日,发生了什么,史书上没有说,但第二年正月他就去世了 。
而宣德九年这一年,蒙古发生了巨变,瓦剌贵族首领脱欢拥立成吉思汗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任为太师,掌控朝政,他袭杀阿鲁台,收其部众,实力因此大增,并开始对明朝边境发起进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