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初春时节,因为天气回暖,气温回升较快,让人们普遍感觉到春天俨然已经来了 。但其实上,春天的气候比较多变,寒冷空气交替的情况比较普遍,很有可能在暖上一段时间之后气温立马就会变低,让人感觉到立春前的那种寒冷,如果这种寒冷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都可以称之为“倒春寒” 。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要称之为“倒春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气温明显要比上一阶段的天气暖很多;二是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的天气至少持续到5天以上 。
出现这种天气,容易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比较严重的影响 。如:2018年甘肃兰州等地遭受倒春寒,正在盛开的杏等果树花苞遭受冻害,当年秋季以及之后的水果产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在此之前,动物入冬蛰伏在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 。而到了惊蛰节气,地气开始温热,春雷开始响动,蛰伏地下的动物都被惊醒,故有惊蛰之说 。
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很多农民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 。这个时候农民开始忙着备耕或者春播,有句俗语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指的就是人们开始趁着大好春光,忙碌着播种,以期在天气变暖的时节,让作物萌芽,到后面有一个好的收成 。
惊蛰节气也分为三侯:一侯桃始华,也即惊蛰前后,桃树开始开花,以亮眼的媚红色点亮人们的视线 。二侯仓庚鸣,意思是说,黄鹂在这个时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发出清亮的声音寻求配偶 。三侯为鹰化为鸠,意思是仲春时节,因老鹰“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像布谷鸟一样柔弱 。整体的意思是说,惊蛰前后,植物都开始抽枝开花,动物也开始呼朋引伴,为新一年的生长和后代的繁衍做准备了 。
惊蛰时节,“春雷响,万物长”,雨水渐多,春耕开始,但不时到来的倒春寒也会让人觉得春寒料峭,最难将息 。之所以出现“惊蛰不冻虫,冷到五月中”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惊蛰这一天的天气与后续一段时间天气冷暖之间的联系 。于是通过一定方式的传播,形成了这种类似口头禅的说法 。
那这种联系是有必然性吗?个人觉得有,但是极小 。因为气候向来变化多端,一天的天气可能会对后面的天气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范围极小 。换句话说,每天的天气,是一个天气过程的片段,它们彼此之间有联系,但并没有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其实起更大作用的,是春季冷暖气流的交汇和运动,这也正是产生倒春寒的根本原因 。但你非要说它与惊蛰(这一天天气和气温)的关系,确实有些牵强附会 。
不知道您是否赞同我的说法?欢迎留言评论,共同交流 。
农村人常说“雷打正月节,二月雨不歇”,又说“惊蛰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只要了解了这几句农谚,你就清楚了为什么会“惊蛰不冻虫,冷到五月中”了 。这就是季节转换在特殊情况下造成的 。惊蛰,其义自明,是惊动或惊醒了蛰伏在土里越冬的害虫 。是谁惊动的?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天空中的炸雷,二是人为的干预 。
“春雷响,万物长”,炸雷即天雷,古人美其名曰:“雷公”,是帮助诸龙及时行雨的神仙 。其实,天空中的炸雷就是自然现象,是闪电在空气通道中突然加热,体积急聚膨胀形成爆炸时冲击波产生的声音 。
炸雷,真的不能惊醒土里面冬眠的害虫,这一点是无疑的 。那为什么二十四节气中有“惊蛰”一词?原来这是人们的一种智慧总结,就是到了这个时候,气温渐渐回升,有些动物就开始活动了(当然是指那些爱冬眠的动物),像青蛙,蛇虫等 。同时,打雷天气多在夏天,而一年中的开头很少打雷,一旦打了雷就表明雨水增多、树木荫芽 。所以,人们就习惯地认为是雷惊醒了虫、雷唤醒了树 。
- 一句话打动内心的爱情说说精选
- 无题每一句的赏析 无题赏析题及答案
- 2022很火的一句话 有什么比较火的句子
- 京东年度账单入口 京东年度账单在哪里看
- 2022走心的句子简短一句话 最新版适合走心的简短话语
- 石磨的寓意 房子里安石磨风水
- 有趣的情侣官宣一人一句 幽默逗比的情侣官宣签名2022
- 一字一句下一句 一字一句
- 九九重阳节古诗大全 重阳节诗句古诗大全
- 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茅塞顿开幡然醒悟的?请拿来分享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