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的中国最穷的乡村是哪里?到底有多穷?( 二 )


我们:“那你们学校的走读生呢?”
学生:“学校里没有食堂,但是有几个老师家属开的灶房,走读生每天就吃一顿中午饭,每顿饭两块钱 。”
我们:“拿早饭和晚饭怎么办?”
学生:“走读生每周都会在家里背馍馍,然后放在宿舍的木箱子里,大概能吃五天 。平常的早饭和晚饭,都是馍馍和白开水 。”
我们:“那走读生每周能花多少钱呢?”
学生:“很多人一周都是拿十几块钱的饭钱 。”
我们:“你们学校的住宿条件怎么样?”

学生:“宿舍里面是那种几个上下床并在一起的大通铺,两个人一个床,非常挤,一个很小的宿舍里面,大概住着几十个住校生 。尤其是女生,挤的没地方睡的时候,就会把被子堆在别人靠墙那里,然后睡在上面 。
我们:“走读生平常是怎么放学上学?”

学生:“大家都是走路,要走好些山路,远一些的学生,光走山路就要好几个小时 。”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让时光停留”一直是人类的幻想!可当你走进一些边远贫困山区时,眼前的景和物会让你辛酸到怀疑时光在这里是不是早已停留还是拐了弯!
2011年的夏末我和一个朋友联系到一家造纸厂
,给这个厂收购一种造纸原料_岩草,我们农村人叫链草,也叫梭草,用来搓绳,很牢实,是农村人收割桩稼捆绑农作物的好帮手,但这种植物只有岩山才有,并且是生长岩缝间,耐旱力极强!小时赶集的时候上常见一些老年人背来卖 。我和朋友决定去我的家乡贵州晴隆县长流乡收购 。
回到家休息一晚,在家人的建议下,第二天一早我们向岩的那边长箐,殿子上出发,这些地方小时都听说过,但没去过 。从早上七点出门通过翻山越岭到达岩尖,看似七八公里路程我们用了4个半小时,没有公路进去的 。爸妈说到岩尖往下看,半山腰的寨子就是 。站在岩上看,看到的全是低小的茅草盖的房子,数了数30来家,并不集中 。进入村子,我们挨家挨户的转了一圈,发现还没通电,每家的房前屋后都堆放着一层层长短一致的树枝,那是用来生火做饭,冬天取暖用的,并且家家都有狗,有的是二三条,很凶 。在和他们商议好后,我们送择一家条件看似好一点的安顿下来,这家里三口人,爷爷,奶奶和孙女,房子是土墙,盖石棉瓦,共分三间,有一间里面喂着两条牛,一个小猪,在牛和猪的上面搭了几棵木条,木条上铺了个睡觉的铺!几乎只有爷爷和孙女和我们交流,奶奶不愿和我们说话,爷爷50来岁,不识字,孙女14岁,读过三年级 。朋友不是农村人,总是很好奇,目光老往家里扫荡,悄悄的对我说,〝你发觉没有,我看了半天,没有看到一件电器用具,铁制品就是两口一大一小的铁锅 。〞我跟朋友说,很正常,20年前我家那边和她们家这边也差不多,只是离学校,集市近点而已 。聪明的小姑娘听着我的话看着我手所指方向,马上就问,叔叔,你是长流那边的吗?我笑着向她点了点头,小女孩激动的对我说:〝有一次我和爷爷挑扁担去你们那边卖,回来买了五包盐巴,两瓶水,老板娘好好,只算盐巴钱,没要我的水钱,说,算了,小苗妹,水送你喝巴!〞这时我才仔细打量这孩子,双脚上拖鞋又大又长,背部都是开胶的,用布条绑着 。在这怕羞的年龄,她并没被这双拖鞋束缚她的天真活泼 。
交流一下午,和她家三口人一起喝了用玉米面煮的一锅粥,没有一粒米 。也知她爸妈都不识字,在水城市里捡破烂挣钱,一寨子几十口人文化水平最高的是小学毕业,且读过书的只有5个人 。
这寨子人吃晚饭真的很晚,要太阳落坡了才开始生火蒸饭煮菜 。这地方四面都是高山,一旦太阳落下山,天就黑得很快 。随着从家家户户冒出的炊烟夜幕渐渐降临,三几公里远的坡那边家家灯火通明,而这边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依稀得只能分别房子轮廓 。朋友用手机当手电照老爷子捉鸡仔进家,问,大叔,这里没信号?老爷子回答,有啊,政府管得严,不敢进山去打,被发现要被发款,朋友一脸蒙圈,姑娘和我大笑,似乎老爷子不知信号为何物,以为是问野生动物!直到奶奶叫吃饭了还没点灯,这姑娘的一行动让我大开眼界,只见她拿出一个桐子,用斧头敲开,取出里面的籽,再敲开籽的外壳,用一根织布用的铁签签上桐子,拿进灶里烧,并用气竹筒不断的吹气,桐籽燃起来了,再把燃起来的桐籽签进有缝隙的吃饭棹上,端上碗,饿意全无,看着燃烧的桐子,火一上一下,随风一晃一荡,窄小的房间变得幽暗,整个人象坐上了一辆倒开的时光快车,用桐子点灯,还没听说过,只是小时听奶奶说她们以前是用桐油点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