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次,降准不等于涨房价!
----再说一次 , 降准不等于涨房价!//----
"multi_version":false
文丨子木
9月6日下午17:24 , 央行对外发布公告: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
据有关负责人表示 , 此次降准约9000亿元 , 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 , 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 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 , 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 , 已处于较低水平 , 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
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 , 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 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 , 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 。 因此 , 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 ,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
相信90%的人看完公告 , 都是一头雾水 。 但请注意 , 公告里提到房地产、楼市、房子 , 甚至居住 , 生活 , 这几个字眼了吗?
抱歉没有 。
然而 , 今天却有一大帮子人来问我 , “子木老师 , 降准来了 , 房价是不是又要涨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 降准和房价有了这么亲近的关系 , 这让我想起曾经给初恋写的一句情诗:“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 拐弯抹角都能想到你 。 ”
造成如此局面 , 大概有两个原因 。
首先是恐慌心理 , 因为历史上每次房价大涨 , 背后基本都有“降准”的推波助澜 , 刻骨铭心的莫过于09的4万亿计划 。 其次是舆论风波 , 每次降准出来 , 市面上大部分媒体们都会给降准扣上“楼市即将大涨”的帽子 。
久而久之 , 对经济学不敏感的人 , 便成了狼口中叼着的羊羔 , 任凭舆论摆调 。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这个我们还得去研究一下历史 。
我们不用纵观全史 , 就把5年内有关降准的信息都整理出来 , 捋一下降准的时间线 。
数据统计 , 不计入2018年实行的两次降准置换 , 国务院常务会议此前已分别于2014年4月16日、2014年5月30日、2017年9月27日、2018年6月20日提出定向降准 , 央行在2014年4月22日、2014年6月9日、2017年9月30日、2018年6月24日宣布定向降准 , 对应降准执行日期分别为2014年4月25日、2014年6月16日、2018年1月25日、2018年7月5日 。
除此之外 , 今年1月4日 , 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 其中 , 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 同时 , 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 。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 。
你会看到 , 降准在这几年是很频繁的 , 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 之所以每次出来咋咋唬唬 , 是因为人们对其了解不够透彻 , 再加上群众对新闻的短暂的记忆力 。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把楼市周期拆分开 , 与降准时间做对比 。
上轮楼市是2015年开始启动的 , 2016-2017年达到了峰值 , 2018年开始整体回落 , 尤其2018年7月30后之后 , 开始加速进入寒冬 。 2019年来了一波局部小阳春 , 随后进入横盘期 。
而对于降准来说 , 在2016年之前 , 2年高频7次降准 , 之后时隔3年 , 于2018年开启新一轮降准周期 , 到今天为止是9次 。
有人说2015年之前的降准 , 刺激楼市进入了大牛市 , 勉强可以这么说 。 但2018年之后呢 , 为什么9次降准没有继续将房价抬升到更高的台阶?反之是下跌 , 尤其是2018年7月之后 , 两次降准都没拦住楼市 , 入冬的步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