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大中国过年了普天同庆,欢乐气氛是一致的,欢乐的方式小有异同 。就说吃吧,大部分地区初一都吃饺子,水煮或锅蒸 。东北地区早晨起来煮水饺,叫元宝汤 。还有往饺子里放硬币的,测运气最好的人 。浙江绍兴、江苏淮安、河南开封等地初一要吃汤团,寓意团团圆圆 。而山西、山东、内蒙等地喜欢过年吃年糕,谐音年高 。
娱乐的方式有所不同 。北方过年的秧歌最普遍,踩高跷,跑旱船,锣鼓喧天 。南北方最普遍是逛庙会,最惹眼的还是南方盛行的舞龙、舞狮,场面火爆 。舞龙更热烈些,在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据说从汉代起就有舞龙祈雨的仪式,演化为娱乐,在《汉书》中有记载 。大年最壮观的当属元宵节,万家灯火,满街华灯,月色圆融,人流涌动,年便到了高潮一一我大中华在世人眼中最特别的民俗 。
谢邀!
中国是个多名族的国家,各地有各地的习俗是不一样的,我还真不知道哪里过春节很特别呢
满族人扫尘、浆洗被褥 。制作黄豆酱、萨其马、粘豆包、苏子叶饽饽 。满族过年吃八碟八碗 。八碟四凉四热 。八碗四荤四素 。在满族自治县,家家户户要在门上面挂旗 。旗的颜色和图案要根据祖上所属的旗籍 。正黄、镶黄挂黄旗,正白、镶白挂白旗...以此类推 。满族以西为上,过年期间还要在西炕供奉祖先 。
去的地方少,我认为少数民族的春节最多样化,最好玩
我们国家其实不只有56个民族,有很多小的少数民族,归并到了大的少数民族里面 。如爱伲族归并到了哈尼族里面,香堂族归到了彝族里面,而我国地大物博,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俗习惯,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和石林的彝族就不同,石林的彝族和西双版纳的彝族又不一样 。
在西双版纳的象明彝族自治乡,古六大茶山的彝族们,过大年会围着篝火跳三跺脚,边跳边唱,他们唱歌讲究的是四句八言,没有固定的歌词,看到什么唱什么,想起什么唱什么,看到茶叶就会唱“要看颜色嫩的好,要喝味道老的香” 。如有客人来到山寨,就会唱“山路弯弯水路湾,一弯弯道革登山,没有好酒和好菜,一曲山歌需尽欢” 。如果是情人之间就会唱“露水未干想上山,只因阿妹在山间” 。
总之是能歌善舞的他们,逢年就会围在篝火旁边边跳边唱,简单快乐,幸福人生!
在我国,春节并不单单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全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必然是普天同庆,共享佳节 。虽是同一个节日,却因为民族之间地域以及风俗的差异,造就了各民族之间不同的春节习俗 。下面小编就说几个少数民族特别的春节习俗 。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文章插图
藏族
藏族的藏民们过年的时候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件新衣服,不论贫富,总会在自己的身上添一件新的饰物,哪怕是一件首饰,藏民们将他们成为萨举,也就是新装的意思 。藏历正月初三,拉萨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正月初五,举行特殊的开犁礼 。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文章插图
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他们把农历新年称为白节 。蒙古族的白节和我们的春节一样,会有一个漫长的准备期,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这期间,蒙古族人大扫除、休沐、布置自己的蒙古斑等等,还会为自己的爱马配上新的红缨和新马鞍,其中送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们通常会将整只的牛羊先给自己的亲友 。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春节风俗又有哪些特色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