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可以射杀张辽,干嘛逍遥津之战孙权不用丁奉出战?

丁奉射杀张辽是《三国演义》里的情节,所以这个问题要按照演义回答 。丁奉能射杀张辽只是一个偶然情况,在其他时候不一定能行 。更重要逍遥津之战孙权是中了张辽的计才战败,并非手下没人能和张辽抗衡 。
在曹丕征吴时,被徐盛火攻击败 。败退路上丁奉突然杀出,张辽出战时被丁奉冷箭射伤,回去以后伤重不治而死,两人并没有真的交手 。
关羽兵败麦城时,派关平掩护廖化杀出重围去求救兵 。关平、廖化出城以后就遇到了丁奉 。结果丁奉这边虽然人多,却还是被关平杀得大败 。廖化乘势突围,显然丁奉武艺并不算强 。而张辽曾经战平夏侯惇、张郃、太史慈等名将,其武艺至少有一流水平 。显然如果公平条件下和张辽交手,丁奉未必是他的对手 。
不过在演义中阴沟翻船,被武艺比自己低得多的人冷箭所伤战死的武将不少,像黄忠就被吴将马忠冷箭射伤而死,张辽的好友徐晃也是被武艺比自己差很多的孟达一箭射中额头而死 。张辽也不算太丢人 。
但是丁奉冷箭奏效有几分运气因素,并不能保证成功,因此不能指望让丁奉就能挡住张辽 。
而更关键的是逍遥津之战张辽是先让乐进诱敌,引吴军先锋吕蒙、甘宁等人去追赶 。在第二队的孙权遭到张辽、李典伏兵攻击时,吴军其他将领在后还未赶到 。此时孙权身边只有凌统等三百多人,自然是险象环生 。
如果不是中计,双方两军阵前交手,那么甘宁、凌统等人都可以和张辽一战 。实际上就在逍遥津之战以后不久,凌统就和张辽大战了五十合,结果不分胜负 。
所以逍遥津之战孙权失败主要原因不是没人能和张辽一战,还是自己指挥失误,轻身冒险,结果差点被张辽俘获 。
丁奉至于何时投靠到孙吴政权的麾下,在《三国志》此类正史中未有记载,而在《三国演义》中认为丁奉是在建安六年(201年)期间投奔孙吴政权的 。此时,孙权刚接替孙策创下的东吴基业,广纳贤士,于是庐江人丁奉投奔到孙权麾下,另外还有会稽阚泽,彭城严畯,沛县薛综,汝阳程秉,吴郡朱桓、陆绩、陆逊,吴人张温,乌伤骆统,乌程吾粲,汝南吕蒙,琅琊徐盛,东郡潘璋等人也在这段时间投靠到东吴政权,可谓人才济济 。当然,这段时期刘备也在积极网络人才,诸葛亮也是这一年走出茅庐的 。
丁奉的能力在孙权时期很少得到充分体现,估计同时期的优秀人才太多了吧,《三国志》中仅仅记载这段时间先后跟随大将甘宁、陆逊、潘璋等人参加战斗,经常勇冠三军 。丁奉真正得到重用,成为东吴重臣,是在孙权死后的东吴后期参与解救寿春、诛杀孙綝等事件,被拜为大将军、右大司马、左军师等官职 。
逍遥津之战是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而在江淮地区的兵力非常空虚之际,亲自率军争夺合肥的战争,此时守卫合肥的正是张辽、李典、乐进以及七千将士 。在《三国演义》此次战争中虽然没有丁奉的名字,但是丁奉实际上在此次战争中应该是参战的,不过应该是在甘宁这些大将麾下,此战由于孙权轻敌,吕蒙、甘宁等重将都跟随在败退之列,丁奉也根本没有出场的机会,更何况丁奉也没有张辽那种力挽狂澜的能力 。要知道在孙权的眼中张辽是于甘宁属于同等级别的武将,孙权就曾经对诸将说过“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的语言,可见作为在大将手下混的丁奉是很难有对阵张辽的机会的 。
其实,逍遥津之战,不是孙权用什么将来战张辽,而是想自已出战,既威名远扬,又能镇服手下谋臣武将 。
张辽,李典和乐进,兵少将寡,本来应该不是东吴的对手,没料到,孙权一轻敌,二无谋略,不善布阵,不善用兵,反而被张辽杀得一败涂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