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有丹橘诗所讲述的含义 江南有丹橘诗的全文( 三 )


《柑子记》还记载宋理宗立天台谢道清为后 , 谢后进台柑 , “上手搦其皮 , 香雾溅酒面 , 凝而为乳 , 故曰乳柑 。”台橘的香雾 , 历来为本地文人骚客所津津乐道 。“剖剥喷香雾 , 入口甘琼浆 。琼浆未云贵 , 所贵乡味长 。”“擘橘香入雾 , 酿蔗冷浸醇 。”“醉蟹凝胶腻 , 香柑噀雾新 。”这些诗句 , 描绘了台橘香雾之奇 , 兼带道出了台地风物之美 。“香雾噀人惊半破 , 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尤香 。”莫非东坡先生在写下这阙《浣溪沙》时 , 剥开的正是台州乳柑?
黄宗羲客居黄岩时 , 对当地风物印象颇深 , 作《寓黄岩》中二联为:“朱栾山客饷 , 方物野僧遗 。寸酒成红曲 , 山肴脯柿李 。”徐霞客游雁荡经黄岩 , 题句“未解新禾何早发 , 始知名橘须高培” , 见识了滨海斥卤之地筑墩载橘的习俗 。而让范成大最为牵挂的 , 却是来自黄岩海边的咸鱼 。“截玉凝膏腻白 , 点酥粘粟轻红 。千里来从何处?想看舶浪帆风 。”(《从圣集乞黄岩鱼鲊》)石湖这首六言诗 , 充满着山海之气 。
“俗子避形影 , 僧家共往返 。高谈犯时忌 , 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 , 梦中归故山 。何时免奔走 , 终老白云关 。”这是江湖诗人戴复古的怀乡诗 , 诗题甚长:《海陵光孝长老骥无称 , 山谷后也 , 共谈时事 , 且说黄岩柑橘之美》 。与人言及故乡风物 , 即生归乡之意 , 此情此景 , 古今皆同 。近人陈叔亮有句:“闻道故乡新橘熟 , 昨宵飞梦到台州 。”秋风江南 , 竟起莼鲈之思 , 而荷枯菊残之际 , 最能勾起台州游子心底那缕乡愁的 , 却是这颗颗丹橘的酸甜滋味 。
(三)
“十里富庶地 , 澄南梅橘源 。”黄岩城南一带 , 蜜橘与梅花自古称盛 。从方山下至澄江两岸 , 橘林遍野 , 物华天宝 , 为中华柑橘的主要起源地 。台温古驿道经此处 , 沿途梅林十里 。《黄岩县志》载:“宋时方山下有亭 , 自南郊至十里铺 , 夹现梅花 , 相续不断 , 所谓十里早春也 。”戴复古有诗记之:“十里梅花生眼底 , 九峰山色满胸中 。”据传 , 南宋状元王十朋每从雁荡离家赴临安 , 必留宿梅花亭 , 与当地诗友赵十朋叙旧酣饮 。“梅花十里眼 , 竹叶一杯肠”、“客来一局三杯酒 , 王十朋如赵十朋” , 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
斗转星移 , 沧海桑田 , 十里梅廊今已难觅踪迹 , 黄岩蜜橘也几经盛衰 。近年 , 当地疏凿芜秽 , 重振贡橘园 。尤为可喜的是 , 整修荒园时 , 意外重现三株百年老橘树 , 根虬干曲 , 枝繁叶茂 , 入秋挂果累累 , 全不见老态 , 遂名之“橘三仙” , 是为镇园之宝 。
清明已过三春候 , 谷雨初晴四月天 。此时 , 徜徉于贡橘园 , 眼前繁星点点 , 橘花已渐次绽放 。“路上绿荫春未已 , 细花如雪惹衣裳 。”信步栈道之上 , 不知不觉已入橘林深处 。临近向阳高处 , 有一丛橘树早发将谢 , 枝头尚留浅花数朵 , 同行某君低吟晏几道《鹧鸪天》“绿橘梢头几点春 , 似留香蕊送行人” , 甚是应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