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内容及全文解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15)


7、“群臣进谏”的“进”与本文中“ ”一句中的“进”意思相同 , 都是解释为。
8、“而”作为连词的主要作用有:
A、表示并列关系 B、表示递进关系 C、表示承接关系
D、表示转折关系 E、表示修饰关系 F、表示因果关系
请说说下列“而”字的作用 。(在括号内填上序号)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2)忌不自信 , 而复问其妾曰
(3)窥镜而自视
(4)暮寝而思之曰
(5)数月之后 , 时时而间进
二、句子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
2、由此观之 , 王之蔽甚矣!
3、能谤议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 , 受下赏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三、内容理解
1、齐威王“善”字的回答 , 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2、从文中看 , 邹忌是个怎样的人?
3、既然文章运用的几乎都是三层递进的排比句式 ,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妻、妾和客人的回答都写成“徐公何能及君也”等一样的句式 , 而要作现在这样的变化?
4、从文中看 , 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 , 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1)
(2)
四、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 , 由西汉 (人名)编订而成 。
答案:
一、1、相信 2、方圆 3、看 , 观察 4、隔开 , 间隔
5、形体 , 体态 形状 , 有样子 6、比得上 赶得上 到 , 至
7、时时间进(或“无可进者”) 进献
8、(1)A (2)F (3)C(4)E(5)E
三、1、表明了齐威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表明了齐威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2、(1)有自知之明 。尽管妻、妾和客人夸大其美 , 他最终仍有清晰的认识
(2)善于思考 。从生活小事中悟出深刻道理 , 运用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上
3、如改成一样句式 , 就不能表现三个人“私”、“畏”和“欲有求”的不同心理
4、(1)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良臣
(2)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
四、战国策 刘向
2011一模杨浦区
阅读下文 , 完成9-11题(8分)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 , 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 , 窥镜 ,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 , 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 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 ,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 客从外来 , 与坐谈 , 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 , 徐公来 。孰视之 ,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 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 , 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 欲有求于我也 。”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巨之妻私臣 , 臣之妾畏臣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 百二十城 , 宫妇左右 , 莫不私王;朝廷之臣 , 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 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 , 王之蔽甚矣 。”
③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 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 , 闻寡人之耳者 , 受下赏 。令初下 , 群臣进谏 , 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 ,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 虽欲言 , 无可进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