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清明节都有哪些差异?又有哪些习俗?

谢邀:农村清明节 , 与城市里不样 , 扫墓一定要选在清明这一天 , 叫正日 。不象城市 , 可在清明节的前三天 , 后三天 。如果是给老祖扫墓的 , 不管多少子孙 , 亲戚朋友 , 邻居都可一起到山上 , 然后带着拜祭礼物 , 带着中午在山上吃喝的东西 , 人们高高兴兴象去春游一样向墓地进发 。如果是公婆 , 父母在三年内去世的 , 算新墓 , 就只有自己的儿孙去祭拜 , 别人也不会随便跟着去祭拜 , 而且去扫新墓的儿孙们 , 心情都比较沉重 , 神情也较哀伤 。
我们这的清明节扫墓是不可少的 , 一般以“前三后四”为期 , 在小的时候 , 扫墓人员以前都是同族的一起参与 , 以男丁为主 , 所以我小时候没有机会去山上扫墓 , 还要带上香纸和祭品 , 主要有3个菜3种水果 , 或者6个菜3种水果 , 菜品里必须要肉还要带上酒 。女的一般在家里准备吃食 , 一个大家族有好几桌人吃饭 , 有的甚至有十桌以上 , 所以清明节也是同族亲戚借机聚会 。到了现在都是各自行动了 , 现在的家庭也都不会生太多孩子 , 80后很多还是独生子女 , 所以不管男的女的都会去扫墓了 。以前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妈妈还会做清明果 , 现在也难得吃了 。
感觉我们这里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 祭祀祖先 , 上坟烧黄纸以及纸钱 。坟前说说话聊聊天 , 祈福 , 请祖先保佑实现 。
【农村清明节都有哪些差异?又有哪些习俗?】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 。一般在4月5日前后 , 在春分后的第15天 。
此时天气清澈明净 , 河水冰雪消融 , 所以叫做清明 。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 也是传统节日 , 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 。
清明节前后 , 天气温度适宜 , 草木青青 , 被束缚了一个冬天的人们 , 开始舒展腰肢 , 积极进行户外活动 。按风俗来说 , 可分为如下几项 。
1.踏青郊游 。气温渐暖 , 阳气回升 , 人们的整个身心都舒畅起来 。亲朋好友 , 三五成群 , 踏青郊游确实是赏心悦目之极 。孔子眼及此景 , 也情不自禁地“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咏而归 。”
2.植树 。此时 , 家乡的桐树正开得如火如荼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正是植树的大好时节 。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和希望 , 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戴 , 没有比种树更好的表达方式了 。
3.放风筝 。儿童放学归来早 ,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东风送暖 , 天空清静明朗 , 一年中 , 没有哪个季节 , 比现在更适合放风筝了 。
4.扫墓祭祖 。春节过后 , 一家人又一次聚到一起 。提着竹篮 , 里面盛着贡品 , 香火 , 纸钱 。到祖先的坟前 , 修整坟墓 , 清理杂草 , 摆上贡品 , 香火 , 敬祭先人 , 慎终追远 。
除此之外 ,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心里拷问 。
在这个决定万物生长的时节 , 雨水、墒情使得冬小麦和竹笋开始拔节 , 几乎一天一个高度;动物的骨节迅速增大 , 身形长高;孩子们的身体也像在抽条 , 增高了许多 。在大时间序列里 , 清明节正属于节卦时空 , 可见 , 拔节、节制、节俭、节哀 , 慎终追远 , 等等 , 有极为深刻的时间规定及其意义 。“君子以制数度 , 议德行 。”而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 , 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就像清明节名称本身提示的境界 , 在清明节期间 , 值得我们扪心自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