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的核心内容以及“原典 李白”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第2篇 李白从小的志向
时间到了公元710年 , 也就是唐睿宗景云元年 , 李白十岁了 。
他在五岁时就开始识字通读六甲 , 也就是唐朝时的启蒙课本 。
现在他早已熟读了诸子百家 , 更是把能见到的诗书统统读了一遍 , 因为父母都喜欢读书 , 家里的藏书很多 , 他阅读无论是质还是量都比同龄的孩子多很多 。

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文章插图

我们来看看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耑(zhuān)游庐山序》 , 就知道李白从小的志向了 。
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你看看李白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 出现生僻的字 , 我会给你注上拼音 , 别担心不认识字 。 为了让你看明白 , 我一段一段的给你讲解 。 (下带横线的是原文)
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文章插图

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余小时 , 大人令诵《子虚赋》 , 私心慕之 。 及长 , 南游云梦 , 览七泽之壮观 。
我小时候 , 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 , 我就很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 , 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 , 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 。
这篇《子虚赋》是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 , 描写了云梦的壮美景象 , 很值得读一读 。 这里说的七泽就是传说中楚国很久就有著名的七个水泽 , 而李白说的云梦就属于七泽之一 。
初 , 嘉(jiā)兴季父谪(zhé)长沙西还 , 时余拜见 , 预饮林下 。 耑(zhuān)乃稚子嬉游在旁 , 今来有成郁负秀气 。 吾衰久矣 , 见尔慰心 , 申悲道旧 , 破涕为笑 。
刚开始 , 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 , 当时我在半道拜见他 , 在树林里喝酒.李耑还是个小孩 , 在旁边游戏 。 现在已经长大 , 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 , 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 , 不禁又破涕为笑 。
李耑是李白的堂侄 。 回想拜见叔父时侄子还小 , 现在侄子已经成了大孩子了 , 自己也衰老了 , 不过想想往事 , 还是值得欣慰的 。
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文章插图

方告我远涉 , 西登香炉.长山横蹙(cù) , 九江却转 。 瀑布天落 , 半与银河争流 , 腾虹奔电 , 潈(cóng)射万壑(hè) 。 此宇宙之奇诡(guǐ)也 。 其上有方湖、石井 , 不可得而窥焉 。
李耑告诉我他要去远方 , 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 , 大江回旋.瀑布从天而落 , 似乎和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 , 奔驰的雷电 , 光照所有的山谷 , 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那山上有方湖、石井 , 我们无法看到 。
羡君此行 , 抚鹤长啸 。 恨丹液未就 , 白龙来迟 , 使秦人着鞭 , 先往桃花之水 。 孤负夙愿 , 惭归名山;终期后来 , 携手五岳 。
我很羡慕你此次出行 , 能和仙鹤一同长啸 。 我遗憾的是长生不老的丹药还没有炼成 , 腾云驾雾的白龙也姗姗来迟 。 更不能让秦朝人挥着鞭 , 去桃花源快乐的生活 。 我没有实现自己的夙愿 , 惭愧的游遍名山 。 希望今后有机会 , 我们能一起去攀登五岳 。
白龙就是传说中仙人的坐骑;孤负一词 , 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辜负 。
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翻译李白对后代 原典 李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