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思路理论上没什么毛病 , 社交平台核心目标就是通过一定的撮合手段帮助用户更便捷地交友 。无论是最早的聊天室、论坛还是QQ、陌陌皆如此 , 但是基于这种互联网社交平台所构建的关系链只是相对低级的“网友关系” 。因为社交平台通常只负责撮合陌生人的C2C关系 , 并不负责后续的关系培养和沉淀 。事实上 , 社交平台也的确很难插手后面的流程 , 关系沉淀无非就是线下面基 , 面基是一个非常local的体验流程 , 社交平台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力和资源去cover 。
这也造成一个“网络社交陷阱”:
- 用户在社交平台上通过各种“有趣、刺激”的方式形成了很多虚拟关系 , 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 。但是绝大多数虚拟关系都是非常浅层和低质量的关系;而且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沉淀(甚至经历从XX社交产品认识然后加微信QQ再聊个一头半载)才可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好友” 。
- 因为本身定位就是偏娱乐化的虚拟社交关系 , 用户自然也不会太去在意维护 , 更不用说发展到“奔现” 。
- 此外 , 普通用户也难有精力组织一个有趣的“面基活动”来促成关系的沉淀 , 懒惰是人的天性 。

文章插图
因此纯线上社交产品几乎不可能演化出生态 , 它没有开放的产品功能体系 , 是一个封闭的平台 , 仅由平台方提供的服务显然难以覆盖社交链路的全流程 , 也不能够很好地借力于在社交领域有资源有积累的第三方为平台服务 。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不妨先先缓一缓 , 看看另外一种情况:比较热爱社交的朋友应该都或多或少听说、参与过豆瓣上的同城活动 , 或是在朋友圈、公众号、微博上看到一些local兴趣活动 , 从摄影、骑行、马拉松、滑板、桌游、徒步、书友会……这些活动大多是由爱好者团体自发组织 , 还有少量是专业活动机构举办 。
上述同城活动的一般体验流程无外乎是网站报名或者添加举办者微信获取活动信息然后线下参与 。线下玩的嗨了 , 觉得网友还不错 , 可能就会加一下微信QQ拉个群保持联系 , 后面有类似的活动再互相通知 。

文章插图
这样看来是不是和社交平台的关系链运作模式刚好相反呢?
没错 , 笔者的观点就是:线上社交平台+线下同城活动的闭环模式 , 打破网络社交陷阱 , 完成社交平台的陌生人关系链构建与沉淀的全流程 。
那这种模式具体怎样产品化落地呢?
上文提到“面基”这个关键词 ,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local的概念 , 加之于形成网络社交关系的普遍通用手段-兴趣爱好 , 笔者脑洞大开得出以下产品解决方案:
(事实上该方案首次提出是2014年秋季 , 笔者参加毕业校招季时准备的一份材料)
帮助用户构建真实的兴趣同好社交关系并提供可行的线下“面基”服务 。
目标可以分为两part:首先是构建线上社交关系 , 然后才是延伸至面基活动的服务提供 。又因为本解决方案是基于开放社交平的思路来规划 , 必然需要引入一批有特定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服务商(组织)来供给社交资源与服务到生态中 , 丰富生态所提供的功能服务和信息流转 。
- 淘宝珠宝类商品争议怎么解决?淘宝交易发生争议怎么办?
- dnf搬砖 DNF520活动
- 2011年经济学国家线 2011 国家线
- 冒流 水往西流好不好
- DNF第四季外传
- 南京理工大学农村专项分数 南京理工大学2020录取分数线北京
- 淘宝开店商品条形码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 京东活动sku是什么?商品怎么增加sku?
- 风水故事五马归槽 风水五马诀全书
- 酸辣土豆丝属于什么菜 酸辣土豆丝是哪里的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