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跻身全球第三大医疗美容市场 投诉3年上升10倍多( 二 )
业内专家表示 , 在我国医疗美容市场 , 非手术类治疗项目占据医美行业总收入60% , 增长率达40% , 未来将持续扩大 , 预计今年非手术项目数量占比将达到73.5% 。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 , “轻医美”讲究时尚、快速、便捷 , 追求最小化风险、最短化修复期的优点赢得不少消费者青睐 , 以皮肤管理为主的轻医美逐渐成为主流 。 轻医美具有“高频低价”的属性 , 随着技术、资本、产业资源等要素快速涌入 , 轻医美的便利程度和性价比会快速提升 , 因此轻医美模式或成为医美行业的下个爆发点 。
医疗美容投诉三年上升10倍多
河南南阳28岁的护士杨某今年8月在一家诊所接受整容手术时意外死亡 , 官方随后调查称 , 涉事麻醉师虽有资质但未在该机构注册 , 属于违规执业 , 此次事件凸显了医疗美容行业迅猛发展背后存在的乱象 。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9月11日公布的数据 , 2015年时全国消协组织共收到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483件 , 而2018年全年的投诉统计数据已经达到了5427件 , 仅2019年上半年 , 数据已经达到3535件 。 90%以上的事故都出自于“三非”之地 , 即非正规机构、非正规医生、非CFDA药品 。
当前 , 市面上的医美项目越来越多 , 很多女生抱着追求美丽的想法 , 也跃跃欲试 。 其中 , 有两类消费者最易受黑市危害 , 一类是希望通过花高价买“安心”的消费者 , 另一类是图低价傻大胆的消费者 。
中消协新闻与公共事务部主任任静称 , 医疗美容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也暴露出其市场不规范的问题 , 非正规的机构没有相应的正规资质 , 给消费者带来了健康的风险 , 使求美者求美不得反而受到伤害 。
任静提醒 , 医疗美容产品不是化妆品 , 应由医生操作使用 。 很多人不能区分医美和生活美容之间的区别 , 没有意识到当中存在的风险 。
此间专家指出 , 目前 , 医美行业发展的“痛点”非常突出 , 医美领域存在水货假货、虚假信息泛滥、药品市场无序、行业自律缺乏等诸多问题 , 违法违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频频曝光 。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专职副秘书长曹德全谈道:“医美的本质还是医疗 , 这对机构、从业人员和产品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 对内 , 行业人员应该充分做好自律建设;对外 , 我们也应当做好科普宣传 , 引导医美消费者辨别正规医院、正规医生、正规药品 , 提高公众安全就医和监督的意识 。 ”
应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综合治理
当前 , 我国的医美产业处于成长阶段 , 医美机构不大不强 , 随着社会的开放 , 更多的民营资本、社会资本进入医美领域 ,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 医美机构将进一步增加 , 未来具有品牌效益、规模效益的大型连锁医美机构 , 将成为发展趋势 , 行业集中率将逐步提升 , 如何促进医美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也是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
在我国 , 每百万人保有的整形外科医生数量为2.88位 , 远低于美国的20.88位和日本的17.54位 。 整形外科医生紧缺 , 成为职业蓝海 。 艾尔建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经理吴伟农指出 , 当前医美行业发展存在着一个矛盾 , 就是不断增长的求美需求与正规合格的医美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 首要任务是帮助行业培养更多的医美医师 。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副司长申敬旺认为 , 只有从产业链各环节入手 , 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 找准行业治理的管理盲区与难点 , 重点整治和肃清行业违法、非法、违规行为 , 有效扼制不良经营行为和经营乱象 , 才能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 , 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 促进医美市场健康发展 。 此外 , 医疗美容行业自身也需不断加强自律 , 加速转型适应市场需求 , 让爱美人士消费得更安全、更放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