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后,房子会“继续畅销”还是“备受冷落”?经济学家道明趋势( 二 )
但是 , 今年我们却嗅到了不一样的信号 。
住建部召开住房租赁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 。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 , 此次会议专门从租赁市场的角度出发 , 进行明确的专项整治 , 应该说是第一次 。
根据不完全统计 , 下半年以来 , 陕西、北京、深圳、广州、合肥、南京、珠海、长春、南宁等9个省市 , 相继出台住房租赁新规 。
在8月末 , 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 扫除障碍 , 土地的性质不会改变 , 也不会用于商业和住宅 , 只供应租赁房和保障房 。
很明显 , 以后居者不一定有产权 , 但却可以享受和购房者一样的学区、医疗的权利 , 体量还会越来越大 , 这就是最大的变化 。
房子“畅销”的基础 , 就此打破 。
第三 , 城市、人口的分化程度会继续加大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称 , 2018年人口净流入量排名前三的地方分别是 , 广东(84万人)、浙江(49万人)、安徽(28万人) , 均为南方地区 。
换言之 , 粤浙皖三个省份 , 去年流入了超过150万的人口 , 仅一个广东 , 就足以令其他地区汗颜 。 与之对应的 , 是北方人口大省的无奈 , 山东、河南分别净流出20万人和7万人 , 豫鲁两地流出近30万人 。
这是什么概念?
单单一个广东省 , 就吸纳了近百万级的人口数量 , 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
可以肯定的是 , 未来城市与人口的分化程度会越来越大 , 不光是珠三角 , 长三角、京津冀、中西部核心省会 , 同样出现这种情况 , 高层级城市“吸人” , 低层级城市“流出” , 会愈演愈烈 。
也就是说 , 10年之后 , 一二线城市的房子依然会“畅销” , 而偏远三四线楼市的房子 , “备受冷落”一点也不奇怪 。
有专家用“零和游戏”这四个字道明了趋势所在 。中泰证券经济学家李迅雷9月初发文指出 , 一个本身价值100元的商品 , 甲如果能够以150元的价格卖给乙 , 那甲就相当于赚了乙50块钱;如果乙再以210块钱卖给丙 , 那么乙相当于赚了丙60块钱 。
如果这个时候商品的价格又回到了100元 , 那么丙相当于就损失了110元 , 而甲和乙赚的钱的总和恰好也是110元 。
所以 , 李迅雷认为 , 纯粹赚资本利得的钱 , 就是个“零和游戏” , 前人赚的是后来人的钱 , 而一旦价格向基本面回落 , 最后一个持有资产的人就要承担全部的损失 , 损失的金额就是前人们获得的收益 。
无独有偶 , 曾经上榜福布斯的首富宗庆后 , 近日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指出 , 要解决房地产问题 , 依靠卖地模式是行不通的 , 要重点“关注刚需人群”的住房问题 。
一方面 , 对于刚需的人群 , 银行是不是可以降低贷款的利息或者说免掉一部分利息?另一方面 , 廉租房的建设中 , 是不是可以允许部分企业利用闲置土地也参与其中?
“关注刚需人群”这六个字 , 确实敢说 , 现在刚刚完成房贷利率换锚LPR的过渡 , 集体土地入市也刚刚提上日程 , 前首富的两个观点 , 直指楼市的两个“软肋” , 也恰好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方向不谋而合 。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 , 时间会证明一切 , 楼市在逐步向刚需族倾斜后 , 会逐渐摆脱以往的模式 , 房子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畅销”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