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吹响“集结号”?45城回落,多城降超10%,安徽、湖南已出手( 二 )
贵阳将二手房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25%下调至20%;河南对全省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实施购房优惠 , 幅度不低于20%;无锡、长沙调低了落户门槛 。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 , 这就是“因城施策” , 也是跟几年前楼市最大的不同点 。一方面 , 是少数三四线城市不约而同的“给补贴” 。
另一方面 , 全国楼市调控的气氛却在日益收紧 。
数据显示 , 9月份 , 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48次 , 虽然少于8月份的60次、7月份的56次 , 但整体看 , 2019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程度依然刷新历史记录 。
此外 , 集体土地入市获通过、下半年9省市出台住房租赁新规、10月8日起房贷利率挂钩5年期LPR、15个省市发布了禁涨、限售等政策 , 就在最近 , 呼和浩特还发布了三套房不能贷款的严格调控措施 。
以上几项 , 每件事拿出来 , 都值得大书特书 。
原来靠的是限购、限售和限贷 , 现在靠的是土地、调控频率、房贷利率、因城施策 , 招数多样化了 , 应对市场的变化也“升级”了 , 这样的情况下 , 三四线楼市有些许放松 , 是不会改变大势的 。
至少我们可以肯定一点:房地产的“幻觉”消散了 。
第一 , 房价“普涨周期论”的幻觉 。从2008年后 , 房地产共有3次周期性上涨 , 分别为2008.10-2012.02、2012.03-2015.02、2015.03至今 , 每次大概持续3年左右时间 。
每次房价上涨 , 都给人以“普涨”的错觉 , 认为一二线和三四线无非是起涨时间的早晚问题 , 迟早会轮到 。
但是 , 10月份的楼市告诉我们 , 有的城市 , 即便在重压之下依然不缺“接盘者” , 有的城市 , 在重压之下已经按捺不住要放松 , 未来的“分化”趋势 , 会越来越明显 。
普涨已经不可能 , 三年一涨的周期也已经消失 。
第二 , 调控放松的幻觉 。很多人看到湖南、安徽部分城市买房送补贴 , 把这些措施当成调控放松的信号来看待 , 大错特错 。
一边是小城市努力稳定房价不下降 , 另一边 , 是一二线城市努力将涨幅压倒最低 , 是日益严厉的调控措施 , 从土地市场、租赁市场、房贷利率多管齐下 。
这样的信号“矛盾”吗?
其实一点也不矛盾 , 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人民日报下半年以来已经多次发声 , 楼市气氛一定会回归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道路上来 , 大起大落、大涨大降都不符合目前楼市的特征 , 只有“稳中有降” , 才是大部分城市要走的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