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高层被“嫌弃”?变成了“鸽子笼”?国家智囊指点迷津

越来越多的高层被“嫌弃”?变成了“鸽子笼”?国家智囊指点迷津

----越来越多的高层被“嫌弃”?变成了“鸽子笼”?国家智囊指点迷津//----

越来越多的高层被“嫌弃”?变成了“鸽子笼”?国家智囊指点迷津


"multi_version":false看到了楼市的一则新闻 , 关于刚刚过去“黄金周”的表现 。

据时代周报10月9日报道 ,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目前卖家挂牌价格仍以市场价为主 , 部分心态比较平和的也会主动下调1-2个点挂牌 , 以增加看房量 , 促进成交 。 比如我们了解到的一套嘉里华庭中区140平方、带车位的房源 , 9月中旬它的挂牌还在1300万左右 , 现在降了50万” 。

也就是说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 房子降了50万 , 依然没人买 。

不过 , 毕竟是一线大都市 , 算起来 , 房价不过才变动了3%而已 。

也应了那句老话:你以为我是缺那50万的人吗?不 , 我缺的是那1300万 。

但是 , 简单的案例背后 , 往往隐藏着错综复杂的原因 。

印象中 , 京沪的二手房市场 , 从2017年收紧调控至今 , 成交量与均价双双下行 , 因为日益高涨的二手房均价 , 加上社保、个税的限制 , 降价卖房不是什么新鲜事 。

笔者关注的 , 是一个似乎毫不相干的细节: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 , 是不是正在被“聪明人”们嫌弃?

单是今年 , 我们就听到了不少类似的声音 。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在前几个月发文指出 , 高层住宅有几个缺陷 , 很难克服 。

第一 , 割裂社交 , 人际关系疏远 。

他认为 , 一栋栋几十层的高楼 , 就是水泥钢筋玻璃和里边隔离成小空间的大立柜 , 每家就如一个鸽子间 , 上不接天 , 下不接地 , 环顾眼前都是楼 。

天亮急起上班 , 挤公交地铁到单位 , 工作还是在摩天大楼里;下班回到鸽子间里 , 每人都在看手机屏;有的自己做做饭 , 许多住户叫外卖 , 不进厨房了 。

简而言之 , 狭窄的空间 , 让生活习惯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 。

第二 , 不利于商业氛围的形成 。

周天勇认为 , 几十层高的住宅 , 消灭了微社区、微商业、微创业、微就业 , 创业和就业机会狭小 , 产业和企业很难生存 , 这类的高层住宅楼群 , 会成为空中“贫民窟区” 。

这个概念该怎么理解呢?

拿平时我们经常逛的商超来说 , 开放、大空间、层数少、采光优、环境好 , 是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区域 , 而高层住宅因为本身是居住用途 , 无论是商业还是办公 , 都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 无法形成长久发展 , 更不用说组团式的产业氛围了 。

第三 , 影响生育率 。

专家指出 , 人们越是居住在乡村和小镇上的低矮宅院中 , 出生率越高 , 在高楼中工作和居住 , 在地铁和公交上串行 , 对生育形成不利因素 。

他举例称 , 日本的乡村和小镇 , 出生率可达到1.5甚至更高 , 而在特大城市 , 出生率只有0.6到1之间 。

如果说专家的前两个观点非常主观 , 站不住脚的话 , 第三个观点 , 确实有一定道理 。

人口专家梁建章之前在演讲时称:在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里 , 生育率是全世界最低的 , 平均一个育龄妇女只生0.6个小孩 , 就是每代人会减少2/3 , 农村相对多一点 , 但是 , 城市里这些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年轻人生得更少 。

反映到结婚率上的数据 , 也是如此 。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 , 我国的结婚率自2014年开始下降 。 2013年至2017年之间 , 我国的结婚率由9.9‰降至9.6‰、9‰、8.3‰、7.7‰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