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型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的抢救措施



产褥中暑(puerperal heat stroke)是指产褥期间产妇在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华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以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热病 。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 。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
产褥中暑的易感因素有:
1、外界气温》35℃、相对湿度》70%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受到影响 。
2、居住条件差,居室通风不良且无降温设备 。
3、产妇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且失血多致产后体质虚弱,产后出汗过多又摄盐不足 。
4、产褥感染患者发热时,更容易中暑 。
在产褥期间,尤其是产褥早期排尿量增多外,经常出现大量排汗,夜间尤甚,习称“褥汗” 。若产妇手风俗旧习影响在产褥期为“避风”而紧闭门窗、衣着严实,使身体处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严重影响机体的散热机制,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
1、中暑征兆
初起多表现为口渴、多汗、皮肤湿冷、四肢乏力、恶心、头晕、耳鸣、眼花、胸闷、心悸等前驱症状 。此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一般在38℃以下 。若及时将产妇移致通风处,减少衣着,并补充盐与水分,症状可迅速消失 。
2、轻度中暑
中暑先兆未能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可逐渐升高达38.5℃以上,症状亦明显加重 。出现剧烈头痛,颜面潮红,恶心胸闷加重,脉搏和呼吸加快,无汗、尿少,全身布满“痱子”,成为汗疹 。此期经及时治疗多可恢复 。
3、重度中暑
体温继续上升,达40℃以上 。出现嗜睡、抽搐、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伴有呕吐、腹泻、皮下及胃肠出血 。检查时可见面色苍白、脉搏细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瞳孔缩小然后散大,各种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 。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而死亡,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中暑神经系统后遗症 。
根据发病积极,患病产妇居住环境和产妇衣着过多,结合典型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但应注意与产后子痫和产褥感染败血症等相鉴别 。夏季患有产褥感染的产妇,如果有旧风俗旧习惯常易并发产褥中暑,患严重产褥中暑的患者也容易并发产褥感染 。
产褥中暑的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
3、心血管检查 。
4、CT检查 。
【阳明型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的抢救措施】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中暑时,应行紧急血生化检查和动脉血气分析 。严重病例常出现肝、肾、胰和横纹肌损伤的实验室参数改变 。住院后,应检查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有关止、凝血功能等参数,以尽早发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证据 。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行脑CT和脑脊液检查 。
产褥中暑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改变高温、高湿和通风不良的环境,降低患者的体温,及时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 。迅速降低体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1、降温
(1)环境降温:迅速将产妇移到凉爽通风处,脱去产妇过多的衣着,室内温度宜降至25℃ 。
(2)物理降温:多喝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绿豆汤等 。可以用酒精擦浴或进行冰袋降温 。
(3)药物降温:可用氯丙嗪 。氯丙嗪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基础代谢,降低氧消耗,并可扩张血管,加速散热 。高热昏迷抽搐的为重患者或物理降温后体温复升者可用冬眠疗法,常用冬眠I号 。使用药物降温时需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另外同时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