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怎么施肥?棉花种植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棉花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有着很好的种植价值。而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做好施肥工作十分重要。而要做好棉花的施肥工作,了解其营养特点和需肥规律是基础。那么,棉花种植怎么施肥?现今棉花的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介绍如下。
图:棉花种植
一、棉花的营养特点与需肥规律
1.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吸收的动态变化:(1)棉花吸收氮素的高峰,出现在花铃期,吸收百分率可达60%以上,比苗、蕾期大幅度增加,是氮、磷、钾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因而花铃期需重施速效氮肥;(2)生育正常的棉株,吸收氮和钾以前、中期为多,吸收磷素以中、后期为多,因此前期和中期必须保证钾的供应,中后期保持土壤较高的供磷能力极为重要;(3)不同施肥水平对棉株吸收养分的动态变化有明显影响,施肥量多,吸收的总量较多,中、后期棉花长势较旺,养分吸收多;施肥量少,吸收总量也较少,前期吸收有相对增多的趋势。
2.棉花在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养分吸收量:产皮棉50kg/亩时,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N)5-9kg,磷素(P205)2-3kg,钾素(K20)4-7kg。产皮棉75kg/亩约需吸收氮素6-1lkg,磷素3-4kg,钾素6-1Okg。产皮棉1OOkg/亩约需吸收氨素10-13kg,磷素4-6kg,钾素8-13kg。棉花产量不同,棉株一生中积累的氮、磷、钾比例也不相同。随着皮棉产量的提高,棉株吸钾量增加。所以,高产棉田应重视钾肥的合理施用。
图:棉花种植
二、施肥技术
1.基肥的施用:基肥多用有机肥料,肥效比较平稳,保持时间长,有利于实现壮苗早发、稳长、不早衰,也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若用土杂肥作基肥,一般亩施15000-20000kg;以绿肥作基肥则亩施500-1500kg;以厩肥作基肥,亩施1500-2000kg。磷、钾肥以总量的40%-50%作基肥。速效性氮一般不超过50%,肥力中等棉田以20%-30%为宜。施用基肥宜早宜深。施用基肥的方法和时期,因气候、耕作制度和基肥种类而不同,北方一熟棉田,有机肥结合冬耕翻施为好,两熟棉区以惊蛰至春分在麦行松土沟施基肥较为适宜,麦后移栽棉田可开沟施移栽肥作基肥。
2.种肥的施用:在地力差、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情况下可以施种肥,最好氮、磷混施,也有用有机肥和化肥混施的,还可与防病、虫的药剂配合使用。种肥施用量不适合过大,集中条施或穴施,无机种肥最好不直接接触种子,在粘土地有机种肥可作盖籽肥施用,既保持土壤表面疏松,助苗出土,又可供应养分。
3.追肥的施用
(1)追肥原则:前轻、中后重、最后又轻。
(2)肥量分配:在亩施氮7.5kg-10kg条件下,中、上等地力壤土地,氮肥施用以基肥占40%左右,花铃肥施60%左右为宜;土壤肥力较差,质地偏砂棉田氮肥宜分三次施用,即播前基肥30%,蕾期(夏至前后)追肥20%和花铃期(大暑前后)追施50%。具体如下:
(3)早施、轻施苗肥:基肥施用较少或末施基肥的,齐苗时可施“催芽肥”,每亩多酶金尿素2-2.5kg,3-4片真叶时施“平衡肥”,弱苗要重点施用。凡基肥末施用磷肥的,要适当增施磷肥。
图:棉花种植
(4)稳施蕾肥:稳施蕾肥能协调棉株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利多长果枝、果节。在土壤肥力低、基肥不足、棉花长势弱的棉田,应适当施一些速效性氮肥,以促进棉株增枝增蕾。在土壤肥力较高、基肥足,棉株长势旺的棉田,则可不施速效性氮肥。为了满足花铃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及防止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对早发、苗肥少、长势差的或肥料末腐熟的棉田应适当早施、多施。对迟发、苗肥足、长势较旺的棉田,应适当晚施。疯长棉田更应施用,以防后期早衰,但施用时间要推迟,并结合开沟晾墒,以抑制营养生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