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取消”还是“不取消”?官媒12个字回应!新信号已表明
----公摊面积“取消”还是“不取消”?官媒12个字回应!新信号已表明//----
----公摊面积“取消”还是“不取消”?官媒12个字回应!新信号已表明//----
----公摊面积“取消”还是“不取消”?官媒12个字回应!新信号已表明//----
"multi_version":false
该不该“取消”公摊面积?党报12个字回应 , 信号越来越明显 。
导语:首先阐释一个名词 , 在房地产领域大家经常说公摊面积应该取消 , 这里所说的“取消”只是口语称谓 , 并不是让公摊消失 , 而是规范公摊面积带来的各项问题 。 本文中 , 我们依然采用大家习惯的“取消”(也就是规范)2个字为主线展开 。
在买东西的过程中 , 我们经常遇见一个有趣的现象 , 那就是毛重和净重 , 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 , 就直接导致了2种不同的买卖结局 。 就拿大闸蟹来说 , 很多人到超市买这种东西 , 会发现螃蟹捆绑方式变了:
在5年前买大闸蟹 , 个个活灵活现、张牙舞爪 , 每次抓螃蟹都要请超市水产师傅才行 。 现在呢 , 就算自己是个二愣子 , 也可以一把抓起三只 , 因为它们被粗粗的绳子拴起来了 , 3年前拴的是橡皮经 , 如今全部使用麻绳 , 个个五花大绑 , 有的绳子比人的大拇指还粗 , 很多人吐槽 , 买500元的螃蟹 , 绳子都占了100多元 。
感觉很无奈、白花钱了 , 500元的蟹 , 这是毛重 , 净重其实只有400元而已 。 这个还算比较小的商品 , 所以购买者亏得还不算大 , 如果零零散散买上10000元的呢?会发现白白因为绳子的毛重导致自己损失掉了2000元 , 这就非常的无辜了 , 更有甚者 , 采用一种特别吸水的绳子 , 沾水之后非常重 , 蟹和绳子几乎各占50% , 你想不带绳子购买 , 人家还不卖给你 。
其实关于毛重和净重的关系 , 不仅体现在这些日常生活的小物件上 , 也体现在商品房买卖市场 , 那就是建筑面积和套内使用面积的关系 , 前者相当于毛重 , 后者相当于净重 。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 套内面积是购房者实实在在的可利用面积 , 公摊面积看不见摸不着 , 购房者实际上感受不到 , 所以很多人吐槽 , 买房不想要公摊都不行 , 开发商的房子清一色的全部带公摊 , 不存在没有公摊的 。
央视评论公摊(截图)
一、为啥大家都在吐槽公摊面积呢?官媒点题:使买房人支出了更多的费用(摘自《“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新华社》) 。对于公摊面积的探讨 , 其实2019年已经不是第一次 , 在最近10年以来也不是第一次 , 几乎每年都有声音 , 购房者们对公摊的槽点在于2个方面 , 其一是这种“额外的面积”直接导致了自己实际可利用面积减少 , 就像前几年一则新闻说的那样 , 公摊占据了45%比例 , 房产证上写的是100平米 , 看起来足够4口之家居住还绰绰有余 , 但是经过公摊(45平米)刨除之后 , 省下的一丁点面积(55平米)尚且不够一个三口之家居住 , 花了100平米的购房款 , 最后买的是一个“厕所” 。
人们之所以唾弃公摊面积 , 还在于因为这个“额外面积”支出了更多的费用和成本 , 直接导致利益受损 , 第一是买房时多给开发商的购房款 , 现在房地产市场一般是高层住宅公摊在20-30平米之间 , 北京房价50000元/平米 , 如果是30平米额外面积就需要多给150万元款项 , 在二线城市房价20000元/平米 , 30平米的额外面积需要多给60万元款项 。 这还不算 , 后续还有因为这个产生的更多费用支出 , 例如公摊的物业费、公摊的取暖费 , 这些都是存在的 , 让买房者为这部分面积承担几十年的管理费用 , 就连官媒新华社也指出“公摊让购房者要支出物业费、取暖费等更多成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